[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直饮杯式法压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8915.1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0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林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元云(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J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直饮杯式法压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直饮杯式法压壶,包括外壳、内胆、壶口连接圈、壶盖、压杆、过滤网、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按压压杆使过滤网过滤掉泡沫以及残渣后,上层咖啡液可以透过壶盖上的通孔直接饮用,双层结构杯体提升了手握时的温度感受,最大程度上保留咖啡的口感和味道;密封圈双重密封,防止咖啡泄漏,底部倒角可以使壶盖安装拆卸更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法压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直饮杯式法压壶。
背景技术
法压壶又名法师滤压壶,大约于1850年左右发源于法国的一种由耐热玻璃瓶身或者是透明塑料和带压杆的金属滤网组成了简单冲泡器具,期初用于冲泡茶叶,现多用于冲泡咖啡。现有的法压壶只能用于冲泡咖啡,上层咖啡清液仍需要从壶内倒出,不仅冲泡时需要控制温度,倒出饮用时还影响咖啡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直饮杯式法压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内胆、壶口连接圈、壶盖、压杆、过滤网、密封圈;所述内胆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壶口连接圈安装在外壳、内胆间,并将二者固定;所述壶盖安装在内胆、壶口连接圈顶部;所述压杆从壶盖中间穿过,位于内胆内;所述过滤网安装在压杆末端;所述密封圈安装在壶盖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壶盖还包括壶盖外边、壶盖内边、压杆安装孔、液体通过口、壶盖下边;所述壶盖外边与壶盖内边间形成凹槽I;所述压杆安装孔位于壶盖正中间;所述液体通过口为扇形,圆周均布与壶盖内边旁,使凹槽I与内胆连通;所述壶盖下边与壶盖外边间形成凹槽II,凹槽II安装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还包括密封上圈、密封下圈、倒角、密封底圈;所述密封上圈直径大于密封下圈;所述倒角位于密封下圈下侧;所述密封底圈直径小于密封下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按压压杆使过滤网过滤掉泡沫以及残渣后,上层咖啡液可以透过壶盖上的通孔直接饮用,双层结构杯体提升了手握时的温度感受,最大程度上保留咖啡的口感和味道;密封圈双重密封,防止咖啡泄漏,底部倒角可以使壶盖安装拆卸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壶盖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壶盖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主视图;
图中:1-外壳、2-内胆、3-壶口连接圈、4-壶盖、401-壶盖外边、402-壶盖内边、403-压杆安装孔、404-液体通过口、405-壶盖下边、5-压杆、6-过滤网、7-密封圈、701-密封上圈、702-密封下圈、703-倒角、704-密封底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外壳1、内胆2、壶口连接圈3、壶盖4、压杆5、过滤网6、密封圈7;所述内胆2安装在外壳1内部;所述壶口连接圈3安装在外壳1、内胆2间,并将二者固定;所述壶盖4安装在内胆2、壶口连接圈3顶部;所述压杆5从壶盖4中间穿过,位于内胆2内;所述过滤网6安装在压杆5末端;所述密封圈7安装在壶盖4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壶盖4还包括壶盖外边401、壶盖内边402、压杆安装孔403、液体通过口404、壶盖下边405;所述壶盖外边401与壶盖内边402间形成凹槽I;所述压杆安装孔403位于壶盖4正中间;所述液体通过口404为扇形,圆周均布与壶盖内边402旁,使凹槽I与内胆2连通;所述壶盖下边405与壶盖外边401间形成凹槽II,凹槽II安装有密封圈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元云(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单元云(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8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