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热解炭化油气再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8359.8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明;孟凡彬;修立群;吴迪;赵梓任;陈竸一;顾闻琦;王禹凝;孟军;陈温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K1/00 | 分类号: | C10K1/00;C10K1/04;B01D45/08;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质热解 炭化 油气 再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炭化油气再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再分离器,储油罐,所述油气再分离器与储油罐相连;所述油气再分离器包括上盖,下盖,油气混合气进气管,出气管,水冷壁;所述油气再分离器内部设有多个挡板,所述多个挡板交错相对设置;所述挡板的底边与水冷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顶边至相对水冷壁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挡板上设有交叉相连的过水管,所述过水管之间形成网孔;所述过水管与水冷壁相连通。本装置增加了油气混合物与挡板的接触面积,为短链生物油附着在挡板上而实现油气分离创造了碰撞及摩擦条件,能够有效解决粗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和能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肥料制备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炭化油气再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生物质热解炭化过程中,生物炭、气、油等三相产物不可避免,除了主产物炭,油、气产物的合理分离对后续利用至关重要。目前,生物质热解炭化所产生的燃气经过初步分离后,直接进入燃烧器,用于烘干生物质原料。然而,粗燃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短链生物油,导致燃烧不充分,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能量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生物质热解炭化油气再分离装置,增加了油气混合物与挡板的接触面积,为短链生物油附着在挡板上而实现油气分离创造了碰撞及摩擦条件,能够有效解决粗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和能量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物质热解炭化油气再分离装置,包括油气再分离器,储油罐,所述油气再分离器与储油罐相连;其技术要点是:
所述油气再分离器包括上盖,下盖,油气混合气进气管,出气管,水冷壁,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水冷壁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冷壁连接有循环水进水口,循环水出水口,所述循环水进水口连接有循环泵;
所述油气再分离器内部设有多个挡板,所述多个挡板交错相对设置;所述挡板的底边与水冷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顶边至相对水冷壁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挡板上设有交叉相连的过水管,所述过水管之间形成网孔;所述过水管与水冷壁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再分离器为柱形,所述挡板主体为圆缺状,所述油气再分离器的直径与挡板间距之间的比例为2:1-5:3;所述挡板的底边与水冷壁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再分离器直径与所述挡板顶边至相对水冷壁之间距离比例为5:1-6:1。
进一步的,所述网孔的孔径为1-1.5cm,所述挡板厚度为3-5cm。
进一步的,所述网孔面积与挡板总面积比为1:3-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油气再分离装置利用挡板和水冷壁的双重作用实现油气分离。一方面,通过挡板上网孔的设计,增加了油气混合物与挡板的接触面积,为短链生物油附着在挡板上而实现油气分离创造了碰撞及摩擦条件。
(2)水冷壁有效降低油气混合物的温度,有利于短链生物油液化及附着,通过物理碰撞及水冷低温环境进一步将油气分离,避免了水洗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不造成二次污染,能够有效解决粗燃气燃烧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和能量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所述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各结构的具体名称为:油气混合气进气管1,挡板2,底边2-1,顶边2-2,网孔2-3,过水管2-4,水冷壁3,法兰4,出气管5,储油罐6,循环水进水口7,循环水出水口8,循环泵9,油气再分离器10,上盖11,下盖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8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阻燃环保电力电缆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直流储能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