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配电工程的管线集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6519.5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鑫源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3/04;F16F15/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配电 工程 管线 集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配电工程的管线集束装置,底座上端设有安装槽,底座相对的一侧均设有轴套,轴套内贯穿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有外套,所述外套内设有第一内套,第一内套和外套之间形成第一活动通道,第一内套内设有第二内套,第二内套与第一内套之间形成第二活动通道,第二内套内设有第三内套,第三内套与第二内套之间设有缓冲海绵,缓冲海绵内布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圈,第一缓冲圈内设有第一缓冲腔,第三内套内设有第三活动通道。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分类归集,保证了管线布线时的有序性,且所述第三内套与第二内套之间设有缓冲海绵可以有效保证该管线集束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配电工程管线布线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工程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配电工程的管线集束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工程中的管线在铺设时,目前管线的铺设很混乱,各管线相互之间缠绕和挤压,且高电流和高电压的在使用时常常会因为发热而导致影响其他管线,由于管线粗细不一,导致管线相互之间影响比较大,沿着硬了管线的使用寿命,故此亟需开发一种用于配电工程的管线集束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配电工程的管线集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配电工程的管线集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相对的一侧均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内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外套,所述外套内设有第一内套,所述第一内套和外套之间形成第一活动通道,所述第一内套内设有第二内套,所述第二内套与第一内套之间形成第二活动通道,所述第二内套内设有第三内套,所述第三内套与第二内套之间设有缓冲海绵,所述缓冲海绵内布设有若干个第一缓冲圈,所述第一缓冲圈内设有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三内套内设有第三活动通道。
优选地,所述外套与第一内套之间布设有若干个第三缓冲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套与第二内套之间布设有若干个第二缓冲圈。
优选地,所述第三内套内设有海绵内垫。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周设有辊轴。
优选地,所述辊轴的外周套接有防滑套。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端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靠近安装座的一侧设有活塞轴,所述活塞轴靠近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固定在安装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活塞轴的外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时,由第二转轴旋转实现外套的角度调节,另外,由第一活动通道、第二活动通道以及第三活动通道实现对不同管线的导向分布,实现了分类归集,保证了管线布线时的有序性,且所述第三内套与第二内套之间设有缓冲海绵可以有效保证该管线集束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配电工程管线布线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2、通过在外套与第一内套之间布设若干个第三缓冲圈,如此可以有效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3、通过在第一内套与第二内套之间设若干个第二缓冲圈,如此可以有效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4、通过在第三内套内设海绵内垫,如此可以实现对管线使用时的保护。
5、底座内底部设安装座,安装座上端设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周设辊轴,辊轴可以实现对外套活动的导向调节,保住了外套使用时的稳定性。
6、防滑套的设置可以提高对外套活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鑫源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鑫源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6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纺布翻边机构
- 下一篇:一种车钩用伸缩式导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