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吸引器的电凝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65493.2 | 申请日: | 202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婷;田丰;张淦哲;党前前;王奇;马继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婷婷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M1/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中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9 | 代理人: | 聂文文 |
| 地址: | 8313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电凝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吸引器的电凝钩,包括壳体和第一限位环,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和壳体通过螺纹连接,第一限位环的一侧设有把手,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的一侧设有接电柱,接电柱和壳体通过穿插固定,接电柱的一端设有钩头,钩头和接电柱活动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吸液口,吸液口嵌设在壳体的表面,吸液口的内部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和壳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把手和防滑纹,操作时,拿在手里更加牢固,不易脱落,提高了稳定性,通过设有的吸液口、铰刀和吸液接头,实现了对组织液的吸收,提高了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凝钩,具体为一种带吸引器的电凝钩。
背景技术
电凝钩是腔镜手术中常用的电切及电凝耗材,用于组织的分离、凝血、切割、游离,其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现有的电凝钩仅有分离、凝血、切割、游离功能,在组织处积液情况下,需另外使用吸引器将多余的组织液、血水等污物抽出,这就导致需要多次更换吸引器和电凝钩,操作十分不便。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带吸引器的电凝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吸引器的电凝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吸引器的电凝钩,包括壳体和第一限位环,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壳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一侧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所述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一侧设有接电柱,所述接电柱和壳体通过穿插固定,所述接电柱的一端设有钩头,所述钩头和接电柱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吸液口,所述吸液口嵌设在壳体的表面,所述吸液口的内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和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表面设有铰刀,所述铰刀设有六个,所述导电杆的一端设有方向轮,所述方向轮和接电柱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旋转轴通过螺丝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通过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把手延伸至把手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环的顶部设有指环,所述指环和第一限位环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的底部设有吸液接头,所述吸液接头和把手通过穿插固定,所述吸液接头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钩头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有吸收棉,所述吸收棉和钩头通过内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电柱的一端设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嵌设在壳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带吸引器的电凝钩,通过设有的方向轮,实现了钩头方向的调节,提高了便捷性,通过设有的把手和防滑纹,操作时,拿在手里更加牢固,不易脱落,提高了稳定性,通过设有的吸液口、铰刀和吸液接头,实现了对组织液的吸收,提高了便捷性,解决了现有的电凝钩仅有分离、凝血、切割、游离功能,在组织处积液情况下,需另外使用吸引器将多余的组织液、血水等污物抽出,这就导致需要多次更换吸引器和电凝钩,操作十分不便的问题,旋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和旋转轴通过螺丝固定,通过旋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实现了旋转轴的转动,从而带动铰刀转动,实现了切割的功能,将吸收的液体内固态物质绞碎,避免了吸液时的堵塞,提高了该设备的性能,第一限位环的顶部设有指环,指环和第一限位环通过焊接固定,通过第一限位环的顶部设有指环,实现了操作时的固定,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婷婷,未经李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5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