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化炉排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4929.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6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旺;周三;马志超;方科学;孙中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化 炉排渣 系统 | ||
1.一种气化炉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渣锁斗(102),所述排渣锁斗(102)的炉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口(1021)、排渣口(1022)和气体进口(1023);
置换气输送装置(107),所述置换气输送装置(107)与所述气体进口(1023)连通,用于在所述排渣锁斗(102)内的合成气从所述第一排气口(1021)排出后,向所述排渣锁斗(102)内通入置换气体进行第一次气体置换,并在第一次气体置换完成后,再次向所述排渣锁斗(102)内通入置换气体进行第二次气体置换;
泄压管道(103),所述泄压管道(103)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1021)连通,所述泄压管道(103)的排气口在运行中可选择的与第一泄压管道(104)、第二泄压管道(105)和第三泄压管道(106)中的一者连通,所述第一泄压管道(104)连接第一气体回收装置,所述第二泄压管道(105)连接第二气体回收装置,所述第三泄压管道(106)连接火炬装置(50);
其中,所述排渣锁斗(102)内部的合成气从所述第一排气口(1021)排出时,所述泄压管道(103)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泄压管道(104)连通;进行第一次气体置换时,所述泄压管道(103)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泄压管道(105)连通;进行所述第二次气体置换时,所述泄压管道(103)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三泄压管道(10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排渣系统还包括存储炉体(101),所述存储炉体(101)用于存储灰渣,所述存储炉体(101)包括出料口和第一进气口;
所述存储炉体(101)的出料口与所述排渣锁斗(102)的第一进料口连通,用于将所述存储炉体(101)内部的灰渣排至所述排渣锁斗(102)中;
所述存储炉体(101)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排渣锁斗(102)的第二排气口连通,使所述排渣锁斗(102)内部的合成气进入至所述存储炉体(101)中,以使所述排渣锁斗(102)内部的压力与所述存储炉体(101)内部的压力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回收装置包括相连的储气装置(20)和气体压缩装置(30),所述储气装置(20)与所述第一泄压管道(104)连接,所述气体压缩装置(30)通过冲压管道(108)与所述排渣锁斗(10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回收装置包括相连的气柜装置(40)和燃气发电装置(60),所述气柜装置(40)与所述第二泄压管道(10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化炉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排渣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109),所述过滤装置(109)连接在所述排渣锁斗(102)和所述泄压管道(103)之间;
所述过滤装置(109)包括第二进气口、气体出口和排料口;
所述过滤装置(109)的第二进气口与所述排渣锁斗(102)的第一排气口(1021)连通,以使所述排渣锁斗(102)中的气体进入所述过滤装置(109)中;
所述过滤装置(109)的气体出口与所述泄压管道(103)的进气口连通,以使经所述过滤装置(109)过滤的气体通过所述泄压管道(103)排出;
所述过滤装置(109)的排料口与所述排渣锁斗(102)的第二进料口连通,以使经所述过滤装置(109)过滤后的灰渣回流至所述排渣锁斗(10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化炉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排渣系统还包括管路(110),管路(110)包括第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所述管路(110)的第三进气口可选择的与所述冲压管道(108)的出气口和所述置换气输送装置(107)的出气口中的一者连通;
所述管路(110)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排渣锁斗(102)的气体进口(1023)连通,所述管路(110)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过滤装置(109)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化炉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110)的第二出气口与所述过滤装置(109)的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49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玻璃棉成纤离心机
- 下一篇:煤炭催化气化综合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