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管理系统、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64200.9 | 申请日: | 202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3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焓;刘金来;王刚;苏文兵;刘璐;陆宏伟;吴振凯;郜奥林;初征;毛一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50/258;H01M50/287;H05K7/20;B64D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及其 管理 系统 无人机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管理系统、无人机。其中,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壳体、电路板和发热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封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散热件和柔性导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至少部分地露出所述壳体,所述柔性导热件设置在所述散热件和所述发热元器件之间,用于将所述发热元器件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件。该柔性导热件能够利用自身的变形特性补偿散热件和发热元器件之间的位移变化,而不会影响到柔性导热件和发热元器件相连接的接触面,从而对发热元器件进行有效保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管理系统、无人机。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是对电池进行管理的系统,具有量测电池电压的功能,以及控制电池温度、充放电的功能。电池管理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尤其是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体积较小的发热元器件发热后极易出现热力集中的现象,例如安装在电路板上的MOS管等发热元器件,为了保证电池管理系统的效能、寿命和可靠性,需要及时散发这些发热元器件的热量,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是利用散热片与发热元器件直接接触进行散热。但是,设置有散热片的电池管理系统在发生烈震动、磕碰、跌落等现象时,电路板上的发热元器件的损坏概率远大于未设置散热片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发热元器件的损坏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管理系统、无人机,该电池管理系统在震动环境中能够有效保护发热元器件,降低发热元器件损坏的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壳体、电路板和发热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封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散热件和柔性导热件,所述散热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至少部分地露出所述壳体,所述柔性导热件设置在所述散热件和所述发热元器件之间,用于将所述发热元器件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件。
可选地,所述柔性导热件构造成弹性带状结构,所述柔性导热件包括第一连接段、中间带和第二连接段,所述中间带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并且折弯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侧贴合于所述散热件,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侧贴覆于所述发热元器件。
可选地,所述柔性导热件为一体成型的石墨片,所述石墨片折弯成U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散热件构造成片状,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散热件的形状适配的开口,所述散热件安装在所述开口处,并具有露出于所述壳体外的外侧面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内侧面,所述第一连接段贴合于所述散热件的所述内侧面。
可选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弹性压条,所述弹性压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散热件的所述内侧面,另一端形成为自由端,并且所述弹性压条具有至少一个能够与所述内侧面抵压的至少一个触压点,所述第一连接段夹设于所述弹性压条与所述内侧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发热元器件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柔性导热件构造为抵接在所述散热件和所述发热元器件之间的所述间隙中的弹性衬垫。
可选地,所述弹性衬垫构造为扁平片状,所述弹性衬垫的一侧表面贴覆于所述散热件,所述弹性衬垫的另一侧表面贴覆于所述发热元器件;
或者,所述弹性衬垫构造为块状,所述弹性衬垫的一侧表面贴覆于所述散热件,所述弹性衬垫的另一侧表面形成有与所述发热元器件一一对应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发热元器件。
可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和散热肋片,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形状适配的开口,所述第一散热片安装在所述开口处以具有露出所述壳体的外侧面,所述散热肋片连接在所述第一散热片和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所述第二散热片形成为具有主体和位于该主体两侧的支脚的n型结构,所述弹性衬垫容纳进所述n型结构并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发热元器件之间,在所述弹性衬垫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支脚与所述电路板的表面间隙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二郎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4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段差磨削自动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附材料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