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咽腔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64181.X | 申请日: | 2021-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树;熊建国;常建军;涂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树;熊建国;常建军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 ||
一种咽腔导管,由主管(1)、刻度(2)、型号(3)、连接头(4)、手柄(5)组成,主管(1)为粗细均匀一致的软管,前部平直,前端为斜坡开口,中部呈弧形,尾部竖直;刻度(2)和型号(3)在主管(1)尾部外壁上标注;连接头(4)呈漏斗形,其上部可与麻醉机螺纹管内接口相匹配,中部左右侧各有一个突出的手柄(5),下部可以紧紧的插入主管(1)竖直的尾部管腔。全麻后,通过口腔插入适当型号(3)的咽腔导管,使咽腔导管前端的斜坡开口接近并对准声门,并固定咽腔导管的尾部,再通过连接头(4)连接麻醉机上的螺纹管进行供氧,咽腔部即有高浓度的氧气。这样麻醉过程中,患者的供氧得到保证,不会出现麻醉后舌后坠引起缺氧,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临床医学技术领域,是一种咽腔导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胃肠镜检查已很普及,患者检查过程很痛苦,目前麻醉医师可用全麻药物使患者处于类似睡眠状态下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且“无痛胃肠镜检查”已广泛被接受,但麻醉过程患者舌根必然出现松软,部分患者常常堵塞咽腔,影响呼吸及供氧,患者经常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有时甚至出现明显缺氧,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使胃肠镜检查被迫停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确切可靠的咽腔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咽腔导管,由主管(1)、刻度(2)、型号(3)、连接头(4)、手柄(5)组成,其特征在于:
a)、主管(1)为粗细均匀一致的软管,内外管壁光滑,其前部平直,前端为斜坡开口,有利于插管和支撑舌根,中部呈弧形,尾部竖直,这样主管(1)的整体形状就与口腔咽腔的解剖结构相一致;
b)、刻度(2)旁有数字在主管(1)尾部外壁上标注,代表主管(1)的最前端到刻度(2)处的距离,单位为厘米;
c)、型号(3)在主管(1)尾部外壁上标注,分为大、中、小,代表咽腔导管的型号;
d)、连接头(4)呈漏斗形,其上部可与标准的麻醉机螺纹管内接口相匹配,中部有两个对称突出的手柄(5),有利于麻醉医师的操作,下部可以紧紧的插入主管(1)竖直的尾部管腔,即可以保证通气,又起到牙垫的作用,防止患者牙齿咬扁、咬闭主管(1)的作用;
e)、主管(1)由医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f)、连接头(4)由医用硬质材料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观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全麻后,患者下颌松弛,麻醉医师提起患者下颌,通过口腔插入适当型号(3)的咽腔导管,调整咽腔导管的位置,使咽腔导管前端的斜坡开口接近并对准声门,使咽腔导管内有患者的呼吸气流通过,这样咽腔导管同时会充分支撑麻醉后松软的舌根,记录咽腔导管的刻度(2)并固定咽腔导管的尾部,再通过连接头(4)连接麻醉机上的螺纹管进行供氧,咽腔部即有高浓度的氧气,因咽腔导管的尾部内有坚硬的连接头(4)下部,又起到牙垫的作用,就不会担心部分患者牙齿咬扁、咬闭主管(1)。这样麻醉过程中患者的供氧得到保证,不会出现麻醉后舌后坠引起缺氧,甚至窒息死亡的发生,必然提高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医疗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树;熊建国;常建军,未经刘建树;熊建国;常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4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气盘、燃烧器及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镜前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