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苗快速移栽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4021.5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7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朱明峰;周锦标;蒋卫华;余建刚;孙彬;苗益新;张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无锡农业技术学校)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C5/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陈晓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苗 快速 移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苗快速移栽器,包括秧盘架,秧盘架连接拉杆,拉杆底部设置滚轮,秧盘架连接导苗盘,导苗盘上两侧对称设置配重槽,种苗从两配重槽之间下滑,导苗盘末端为罗庙口,每个配重槽的末端设置一覆土板,覆土板侧面通过连杆连接压土辊,导苗盘底部设置开沟器和犁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将预种在可降解线绳或秧盘中的种苗排在秧盘架上,拉动拉杆的过程中,犁头和开沟器将土壤开出一条沟槽,落下的种苗落入沟槽中,随后覆土板和压土辊将土覆盖并压紧在种苗上,实现开沟、放秧、覆土、压实的连续动作,即可以轻松完成种苗移栽,工作效率高,种苗成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苗快速移栽器。
背景技术
在中小规模的大棚种植过程中,需要先将种子进行育苗,然后将幼苗栽入大棚,由于自动化的种苗移栽器一般价格昂贵,并且使用率比较低,对于种植业主来说成本太高,因此大多采用人工进行种苗的移栽,而人工移栽的工作效率较低,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利于种植业扩大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苗快速移栽器,结构设计简洁巧妙,成本较低,种苗移栽工作效率高。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结构是:种苗快速移栽器,包括秧盘架,秧盘架通过托架与拉杆连接,拉杆顶部设置拉手柄,底部设置多个滚轮,秧盘架连接导苗盘,导苗盘上两侧对称设置配重槽,配重槽中放置配重块,种苗从两配重槽之间下滑,导苗盘的末端为落苗口,导苗盘的底部设有一开沟器,开沟器为封闭的管槽结构,开沟器一端呈尖头,尖头段连接一犁头。
每个配重槽的末端连接有一覆土板,每个配重槽末端侧面通过连杆连接一压土辊。
所述拉杆为可调节伸缩拉杆。
所述开沟器宽度为5cm~15cm。
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巧妙,将预种在可降解线绳或秧盘中的种苗排在秧盘架上,拉动拉杆的过程中,犁头和开沟器将土壤开出一条沟槽,落下的种苗落入沟槽中,随后覆土板和压土辊将土覆盖并压紧在种苗上,实现开沟、放秧、覆土、压实的连续动作,即可以轻松完成种苗移栽,工作效率高,种苗成活率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4所示的种苗快速移栽器,包括秧盘架1,秧盘架1通过托架10与拉杆2连接,拉杆2顶部设置拉手柄3,底部设置多个滚轮4,秧盘架1连接导苗盘5,导苗盘5上两侧对称设置配重槽6,配重槽6中放置配重块,种苗从两配重槽6之间下滑,导苗盘5的末端为落苗口13,导苗盘5的底部设有一开沟器11,开沟器11为封闭的管槽结构,开沟器11一端呈尖头,尖头端连接一犁头12。
每个配重槽6的末端连接有一覆土板7,每个配重槽6末端侧面通过连杆9连接一压土辊8。
所述拉杆2为可调节伸缩拉杆。
所述开沟器11宽度为5cm~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无锡农业技术学校),未经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无锡农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40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建筑施工用的防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葡萄剪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