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用picc防水保护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63706.8 | 申请日: | 2021-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7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郭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茜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儿 picc 防水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用picc防水保护套,包括筒状套体,所述筒状套体的前侧竖直嵌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筒状套体的上下两端均可拆卸式安装有充气套圈,所述充气套圈外均依次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和放气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筒状套体内球状气囊的设置能进一步确保筒状套体不会轻易发生位置挪移,进而避免picc导管的意外滑脱,通过两组防水硅胶圈a、防水硅胶圈b和其内吸水棉层的设置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筒状套体内水体的侵入,避免感染、污染等情况的发生,便利了采用picc导管术的新生儿的日常清洁工作并且两个充气套圈消毒后与新的筒状套体对接即可继续回收再利用,节省支出和医疗垃圾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用picc防水保护套。
背景技术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picc导管已广泛被应用在新生儿临床治疗当中,具有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解决了新生儿外周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短的问题,保证了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及极低儿出生体重儿的静脉给药和营养,为治疗与能量供应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
目前新生儿用picc导管在新生儿洗澡的过程中容易被沾湿甚至是被污染,甚至还会导致picc导管脱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新生儿用picc导管在新生儿洗澡的过程中容易被沾湿甚至是被污染,甚至还会导致picc导管的脱落,进而提出的一种新生儿用picc防水保护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用picc防水保护套,包括筒状套体,所述筒状套体的前侧竖直嵌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筒状套体的上下两端均可拆卸式安装有充气套圈,所述充气套圈外均依次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和放气阀门,所述筒状套体内设置有密封防滑部件。
优选的,所述筒状套体、充气套圈之间可采用魔术贴粘接在一起或纽扣对扣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密封防滑部件包括上下对称地依次固定在筒状套体两端内壁上的防水硅胶圈a和防水硅胶圈b,所述防水硅胶圈a、防水硅胶圈b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吸水棉层。
优选的,所述筒状套体内周向设置有多列球状气囊,且每个所述球状气囊外均设置有防滑胶点。
优选的,所述筒状套体、球状气囊、充气套圈、防水硅胶圈a、防水硅胶圈b均为医用级硅胶制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筒状套体内球状气囊的设置能进一步确保筒状套体不会轻易发生位置挪移,进而避免picc导管的意外滑脱,通过两组防水硅胶圈a、防水硅胶圈b和其内吸水棉层的设置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筒状套体内水体的侵入,避免感染、污染等情况的发生,极大地便利了采用picc导管术的新生儿的日常清洁工作并且两个充气套圈消毒后与新的筒状套体对接即可继续回收再利用,节省支出和医疗垃圾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生儿用picc防水保护套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生儿用picc防水保护套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筒状套体、2观察窗、3充气套圈、4单向进气阀、5放气阀门、6球状气囊、7防水硅胶圈a、8防水硅胶圈b、9吸水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未经李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3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拱桥用桥梁拆除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