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切除侧浇口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2067.3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2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星;郑伟镇;洪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唯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切除 浇口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切除侧浇口模具结构,包括斜导柱、滑块、动模板;所述斜导柱的下部活动穿置在滑块外侧的导柱斜孔内,滑块的内侧活动穿置在动模板内;所述滑块的顶面开设有分流道和浇口,分流道通过浇口与设置在动模板上的型腔连通,浇口设置在滑块的侧边。由于本实用新型滑块的顶面开设有分流道和浇口,分流道通过浇口与设置在动模板上的型腔连通,开模时,利用斜导柱带动滑块运动使侧面的浇口自动脱离产品,达到自动切除浇口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切除侧浇口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成型模具中发展较快的是塑料注塑模具,其塑料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皆会产生料头,无法自动切除,传统的生产方法,是在产品成型后将料头与产品一起从模具中取出,再由人工去除料头,这种生产方法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可自动切除侧浇口模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自动切除侧浇口模具结构,包括斜导柱、滑块、动模板;所述斜导柱的下部活动穿置在滑块外侧的导柱斜孔内,滑块的内侧活动穿置在动模板内;所述滑块的顶面开设有分流道和浇口,分流道通过浇口与设置在动模板上的型腔连通,浇口设置在滑块的侧边。
所述分流道由一条第一分流道和四条第二分流道构成,四条第二分流道的内端与第一分流道连通,在四条第二分流道的外端皆设有浇口,四个浇口分别与四个型腔连通且四个浇口分别设置在滑块的两侧边上,该滑块的两侧边分别与动模板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斜导柱、滑块、动模板,滑块的顶面开设有分流道和浇口,分流道通过浇口与设置在动模板上的型腔连通,开模时,利用斜导柱带动滑块运动使侧面的浇口自动脱离产品,达到自动切除浇口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合模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合模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合模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模的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模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开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自动切除侧浇口模具结构,包括斜导柱1、滑块2、动模板3。
所述斜导柱1的上端固定在定模板(图中未视)上,斜导柱1的下部活动穿置在滑块2外侧的导柱斜孔21内,滑块2的内侧活动穿置在动模板3内;所述滑块2的顶面开设有分流道22和浇口23,分流道22通过浇口23与设置在动模板3上的型腔31连通,浇口23设置在滑块2的侧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道22由一条第一分流道221和四条第二分流道222构成,四条第二分流道222的内端与第一分流道221连通,在四条第二分流道222的外端皆设有浇口23,四个浇口23分别与四个型腔31连通且四个浇口23分别设置在滑块2的两侧边上,该滑块2的两侧边分别与动模板3上的滑槽32侧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4-图6所示,开模时,斜导柱1带动滑块2运动,使滑块2侧面的浇口23自动脱离产品,达到自动切除浇口23废料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唯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唯科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2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拆装的施工混凝土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锁头的快速开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