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内瘘血流检测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5405.0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7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顾毅;关永莲;刘金芝;吴珊;蒋影;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A61B5/11;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血流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内瘘血流检测手环,其包括佩戴在患者腕部的检测本体和腕带,检测本体内设置有血流传感器、超声波感应器、电池模块;血流传感器和超声波感应器与设置在检测本体内侧的微处理器电连接,微处理器还连接警报器和显示屏,警报器设置在检测本体的内侧,显示屏设置在检测本体的外侧;检测本体的内侧还设置有按摩器,按摩器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指令以对患者腕部进行按摩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内瘘血流检测手环能够实时检测患者腕部内瘘的血流情况和震颤情况,以便于在早期能够及时发现内瘘失功并提醒患者,内瘘失功后按摩器立即开始按摩,促进内瘘血流通畅,失功的内瘘恢复功能,保持内瘘通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内瘘血流检测手环。
背景技术
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维持生命,而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之一,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有部分透析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失功,透析无法进行,不得不再次手术复通,或重新做内瘘手术或改换其他血管通路,不仅造成患者的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伤害,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内瘘失功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血栓形成的6-24个小时内,而多数患者由于缺乏相应的医疗常识,难以在早期发现血栓情况,往往在进行就诊时即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为此有必要针对内瘘患者开发一种能够及时监测内瘘血流情况的装置,以及时在内瘘失功形成的早期(24小时内)及向患者发出警报,并能在血栓形成的早期对血管进行一定程度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内瘘通畅,为动静脉内瘘失功无创再通争取宝贵的救助时间。提高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提升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和美誉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血液透析患者对内瘘闭塞难以及时发现的弊端,进而提供一种多功能内瘘血流检测手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内瘘血流检测手环,其包括适于佩戴在患者腕部的检测本体和用于将所述检测本体佩戴在患者腕部的腕带,所述检测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血流速度的血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内瘘震颤感的超声波感应器、及用于提供电量的电池模块;所述血流传感器和所述超声波感应器与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内侧的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警报器和显示屏,所述警报器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的内侧,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的外侧;所述检测本体的内侧还设置有按摩器,所述按摩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按摩器接收所述微处理器的指令以对患者腕部进行按摩操作。
优选的,所述按摩器为震颤式按摩器,所述按摩器的振子内置在所述检测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的与患者腕部皮肤贴合一侧。
优选的,所述按摩器为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内侧的线性震动马达。
优选的,所述按摩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内的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偏心的凸轮。
优选的,所述按摩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内的驱转马达和振子,所述驱转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轮面与所述振子的端部抵触接触,所述振子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检测本体的与皮肤贴合的一侧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振子与所述本体的与皮肤贴合的一侧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抵触所述振子以与使其所述凸轮弹性接触。
优选的,所述腕带为弹性带,所述腕带将所述检测本体弹性束缚在患者腕部,并使所述检测本体的检测面与腕部皮肤紧密弹性贴合。
优选的,所述警报器至少包括蜂鸣器警报、指示灯警报、震动警报中其中一种。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指示灯及蜂鸣器发声孔。
优选的,所述检测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整个所述检测本体电路的电源开关和用于调整音量大小的音控按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未经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5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