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后趴枕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5070.2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6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李俊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G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术后趴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座;支撑杆,铰接设于所述支撑座的顶端;面枕,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面枕的中部具有适于透过人体五官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术后趴枕,通过调节支撑杆与支撑座的铰接角度,实现面枕的角度调节;通过调节安装板在支撑杆上位置,实现面枕的高度调节;上述的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高度以及角度的调节,避免患者长期保持同一个体位而影响术后的恢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后趴枕。
背景技术
眼科玻璃体切除术中,患者眼内会注入硅油或膨胀气体,利用气体和液体向上浮的原理,从而直接垫压在裂孔位置,达到视网膜复位的目的。术后患者需要面部向下俯卧半年左右,直到眼内硅油取出或者膨胀气体完全吸收。
目前,大多数趴枕为固定式的,患者长期保持同一个体位,面部负重较大,口鼻向下沉,导致呼吸不畅,加重患者不适的同时导致患者不能坚持俯卧位,影响术后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式趴枕不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的术后趴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术后趴枕,包括:
支撑座;
支撑杆,铰接设于所述支撑座的顶端;
面枕,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面枕的中部具有适于透过人体五官的第一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通过调节座与所述支撑座万向铰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锁定旋钮,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座,所述锁定旋钮一端适于穿过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支撑杆接触止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座具有顶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调节座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具有贯穿其容纳腔的第二通孔,锁定旋钮适于经所述第二通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面枕包括:
托面板,中部具有贯通的所述第一通孔;
安装板,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托面板的背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上具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固定盘,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适于通过旋钮所述固定盘驱动所述支撑杆绕其轴线旋转。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术后趴枕,通过调节支撑杆与支撑座的铰接角度,实现面枕的角度调节;通过调节安装板在支撑杆上位置,实现面枕的高度调节;上述的结构,能够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高度以及角度的调节,避免患者长期保持同一个体位而影响术后的恢复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术后趴枕,调节座位于支撑座的容纳腔内,避免锁定旋钮的意外触碰。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术后趴枕,面枕的托面板与与安装板之间具有间隔距离,增加面枕的透气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5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可避免注射器交叉感染的无菌容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