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微涡流絮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3524.2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9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靳晓雷;胡仙飞;吴峰;朱慧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净化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高正航 |
地址: | 3176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涡流 絮凝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螺旋微涡流絮凝器,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絮凝球的絮凝效果不可控的问题。本螺旋微涡流絮凝器,包括呈锥筒状的筒体且筒体两端敞开,所述筒体的内壁具有若干个凸出的呈板状的导流板,数个所述导流板绕所述筒体的轴线分布,数个所述导流板上靠近所述筒体口径较大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筒体的轴线均倾斜设置且数个导流板均向同一圆周方向倾斜。本螺旋微涡流絮凝器具有絮凝效果可控且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螺旋微涡流絮凝器。
背景技术
絮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工艺步骤,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及胶体杂质。实施絮凝工艺需要有化学条件和水力条件:化学条件为向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水中杂质失去悬浮稳定性,而水力条件是通过对水流约束形成合适的流速分布,以促进水中杂质颗粒碰撞凝聚和吸附絮凝。
例如,人们设计了一种高效微涡流絮凝球,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320417860.6;其公告号为:203419778U,该絮凝球是一个ABS材质的空心球体,ABS材质的厚度为2~3mm,球体大小为120~260mm;球体上均布12~36mm的圆孔。当水流穿过高效微涡流絮凝球壁面的大量孔洞时,形成无数微小漩涡,有利于水中细小颗粒的迁移与碰撞凝聚,提高反应效率。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絮凝球呈球状,将其放置于絮凝器中时,难以进行有效固定,导致絮凝球上孔洞分布方向以及水流方向不可控,进而导致絮凝效果不可控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螺旋微涡流絮凝器,解决了现有的絮凝球的絮凝效果不可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螺旋微涡流絮凝器,其特征在于,絮凝器包括呈锥筒状的筒体且筒体两端敞开,所述筒体的内壁具有若干个凸出的呈板状的导流板,数个所述导流板绕所述筒体的轴线分布,数个所述导流板上靠近所述筒体口径较大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筒体的轴线均倾斜设置且数个导流板均向同一圆周方向倾斜。
本螺旋微涡流絮凝器的筒体呈锥筒状,可稳定地将其端部放置在絮凝器的网格中,水流流过时,受到筒体逐渐缩小的内壁的影响,水流被收束并加速碰撞,同时,因筒体内的导流板的倾斜方向相一致,水流受其导向会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微小的漩涡,促进水中杂质颗粒碰撞凝聚和吸附絮凝,达到较好的促进絮凝的效果。在此使用过程中,本螺旋微涡流絮凝器可端部稳定放置,摆放方向稳定,沿轴向流经的水流不会造成整个筒体翻转,使得水流的流向和絮凝效果可控,絮凝稳定性好。
在上述的螺旋微涡流絮凝器中,数个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筒体内壁的端部之间均具有间距,并使所述筒体内轴线处形成供水流流过的过水通道。导流板之间留出间距,并不相互抵靠来将筒体内分隔成数个单独的通道,使得流经筒体内的水流之间始终保持连通状态,由外围的旋转流动的水流带动中心的水流旋转以加速杂质碰撞,使得水流中的杂质相互之间能连通,具有更好的絮凝效果。
在上述的螺旋微涡流絮凝器中,数个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筒体内壁的端部均具有凹入的让位口并使若干导流板的让位口的底面均位于同一个圆柱面上。漩涡均呈圆形,因此,通过导流板端部设置的让位口底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使得漩涡更易形成,水中杂质碰撞更频繁。
在上述的螺旋微涡流絮凝器中,所述让位口的底面均呈圆弧形。
在上述的螺旋微涡流絮凝器中,所述筒体上相对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连接孔。筒体放置在絮凝器中时,因筒体中心未被导流板隔断,可通过铁丝依次穿过连接孔、过水通道和另一侧的连接孔的方式来将筒体固定在絮凝器中,使得筒体的放置更稳定,絮凝效果更稳定。
在上述的螺旋微涡流絮凝器中,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至少四个。四个连接孔可供两根铁丝交叉穿设固定,连接更稳定,且便于将若干个筒体呈方形或者菱形排列后依次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净化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净化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3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茶理条机
- 下一篇:装配式建筑减震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