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输液用防脱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3112.9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范桐坊;周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输液 用防脱针 装置 | ||
静脉输液用防脱针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端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支撑板前后两端的左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约束带,所述支撑板前后两端的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约束带,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实现了对患者手臂的支撑,通过设置可前后移动的约束带,实现了对患者手臂的位置固定,同时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固定筒实现了对输液管的位置固定,增加了本装置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定针板实现了对针头的位置固定,通过设置靠垫,实现了对患者手臂的支撑,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静脉输液用防脱针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因注射的部位与输液的不同,可分为外周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高营养输液与输血等。医护人员在进行静脉输液时经常会遇到输液针脱落的状况,而现有的防脱针装置还存在着操作复杂,使用不便,稳定性不足,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不佳,适用范围狭窄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静脉输液用防脱针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静脉输液用防脱针装置操作复杂,使用不便,稳定性不足,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不佳,适用范围狭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端的外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靠垫,所述支撑板前后两端的左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约束带,所述支撑板前后两端的右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约束带,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带,所述伸缩带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支撑板后端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针带,所述压针带外表面的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滑块,所述支撑板底端外表面中心位置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挎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左右两端外表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T型槽,四个所述T型槽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T型块,位于支撑板左侧的两个T型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约束带,位于支撑板右侧的两个T型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约束带,两个所述第一约束带靠近支撑板中心位置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约束带配合的第二扣环。
优选的,两个所述挎带的中心位置通过连接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后端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压针带的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左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撑板右端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压针带配合的第一扣环。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约束带的外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压针带右端的外表面也设置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滑块底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上药板,所述滑块前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定针板,所述定针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粘贴片,所述定针板后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定针板前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阶梯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巧妙,构思新颖,稳定相强,舒适度高,有利于推广,通过设置支撑板实现了对患者手臂的支撑,通过设置挎带实现了将支撑板支撑的目的,进一步方便了患者输液过程中的转移,通过设置可前后移动的约束带,进一步实现了对患者手臂的位置固定,同时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设置固定筒实现了对输液管的位置固定,增加了本装置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定针板实现了对针头的位置固定,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通过设置靠垫,实现了对患者手臂的支撑,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3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R组合式直-乙肠道用水囊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仿粗牛皮绒皮用的干法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