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2827.2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29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雷金山;奉智辉;杨秀竹;刘佳;韦锦呈;税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E02D1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欧阳迪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散 堆积 体边坡 支护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包括格构框体和与格构框体相连的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锚固系统,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锚固系统由压力分散型锚索和水泥浆压力旋喷切割扩大头注浆体组成,压力分散型锚索通过无粘结钢绞线将拉力传递给承压板,承压板将力以压应力的形式传递水泥浆压力旋喷切割扩大头注浆体,而水泥浆压力旋喷切割扩大头注浆体通过调动侧摩阻力和端承力抵抗抗拔力。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对松散堆积体边坡内部进行了高压灌浆加固,提高了散粒体的力学性能,形成了硬化水泥土,并通过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实现对松散堆积体边坡的永久性锚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由强风化松散破碎岩体在原地堆积形成而在人类工程活动中出现变形破裂现象的边坡体发育十分普遍。松散堆积体边坡覆盖层的物质成分以土夹碎石或碎块石、碎石或碎块石夹土等土石混合物为主,其结构较为松散,一般情况下处于临界状态下,但是一旦因工程施工对其进行局部开挖,导致扰动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改变了坡体原有的赋存状态,进而出现坡体应力重新调整,临近开挖面形成扰动带,因而极易发生开裂、解体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现有的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一般采用削坡、布设抗滑桩、设置刚性挡墙和灌浆加固等措施提高稳定性,同时辅以预应力锚索、排水截水等措施。但是由于松散堆积体的土拱效应显著弱于粘性土,需要减小抗滑桩的间距以保持桩间土的稳定,因而造成了抗滑桩承载能力利用率的降低以及工程成本的大幅增加。传统的灌浆加固仅仅能达到堆积体的临时加固目的,不能形成永久永固。而削坡和刚性挡墙的施工难度大,施工期的安全风险高。因此研发出较为综合以及经济合理的防治措施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松散堆积体边坡治理中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和工程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并有效提高松散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的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包括张拉固定端和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锚固系统,所述的张拉固定端固定于边坡表面以形成提供张拉、施加预应力并锁紧的表面固定件,所述的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锚固系统包括多个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且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的数量与张拉固定端相等,所述的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的一端固定于张拉固定端上,另一端伸入至边坡内,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包括锚头、钢绞线、水压力旋喷切割钻进段和水泥浆压力旋喷切割钻进段,所述的锚头固定于张拉固定端上,所述的钢绞线一端固定于锚头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水压力旋喷切割钻进段和水泥浆压力旋喷切割钻进段以伸入至边坡内。
所述的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所述的张拉固定端上还设有连接到锚头的压力传感器和位移计。
所述的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所述的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还包括板状的承压板,所述的承压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并与钢绞线延伸方向垂直的设置于水泥浆压力旋喷切割钻进段内,且钢绞线垂直穿过承压板以与承压板连接。
所述的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所述的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还包括锥状的导向帽,所述的导向帽设置于钢绞线顶端,且导向帽的底部连接有一个承压板。
所述的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所述的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还包括至少两个对中支架,所述的对中支架为板状结构,且设有用于将钢绞线分成多束的多个孔洞,所述的钢绞线各个分束分别穿过对中支架上的孔洞,各个对中支架之间等间距分布于水压力旋喷切割钻进段内。
所述的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还包括格构框体,所述的格构框体固定于边坡表面,并由多段格构梁互相连接而形成多个框体,且各格构梁之间的连接处为张拉固定端。
所述的一种松散堆积体边坡支护体系,所述的压力分散型旋喷锚索穿过边坡表面的松散堆积层并伸入至松散堆积层下的稳定土层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未经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2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