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便捷粘贴钢筋应变片的装置及钢筋应变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1995.X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8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安;王欣;杨哲;秦浩;张凯;吴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F16B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便捷 粘贴 钢筋 应变 装置 测量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便捷粘贴钢筋应变片的装置及钢筋应变测量系统,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不仅能用物理紧缚的形式防止环氧树脂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的削弱,还能防止环氧树脂对局部钢筋的强度增强,减小涂抹材料的范围,从而便于应变片获取准确的测量数据,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一圆弧状主体,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端面均为开口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合以形成筒状体,筒状体用于包覆钢筋;第一壳体开设用于安装钢筋应变片的开孔,开孔的截面形状和大小与应变片相同;第一壳体的开孔处设有作为孔壁的筒状部,筒状部的高度大于第一壳体的厚度,筒状部贯穿第一壳体,筒状部的下端面与钢筋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粘贴钢筋应变片的装置及钢筋应变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测量钢筋应变是土木工程领域常见的实验,目前在进行钢筋应变时,通常先对钢筋进行处理,在钢筋表面使用的磨削工具磨出一个用于的放置应变片的平面,然后用胶水(如502胶水)把导线和应变片粘贴在钢筋磨出的平面上,胶水风干凝固后,对应变片进行防水处理,使用有机硅密封胶封闭应变片。最后对应变片进行物理防护,将混合后的环氧树脂均匀涂抹在纱布后,使用纱布缠绕在钢筋上,纱布包裹并封闭应变片,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将应变片振捣损坏,固化后环氧树脂与有机硅密封胶形成了对应变片的保护。
发明人认为,现有的测量钢筋应变的方法有以下缺点:
①由于外包了环氧树脂,导致了粘贴应变片位置处钢筋的强度的增强,同时在该位置也造成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的削弱;
②为了防止环氧树脂固化前的滴落,需要用纱布进行缠绕,造成了对环氧树脂的浪费;
③施工工艺繁琐,成本高,工期长;
④现有的保护应变片的装置使用胶水粘结在钢筋表面,不便于拆除保护装置,同时胶水容易在钢筋表面的留下的胶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粘贴钢筋应变片的装置及钢筋应变测量系统,采用拆卸式连接的外壳替代现有的纱布保护装置,同时外壳设有用于安装的应变片的部位,采用外壳可以减少原来包裹在应变片外部的环氧树脂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的削弱,减小涂抹材料的范围,防止环氧树脂对局部钢筋的强度增强,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便捷粘贴钢筋应变片的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包括一圆弧状主体,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端面均为开口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合以形成筒状体,筒状体用于包覆钢筋;第一壳体开设用于安装钢筋应变片的开孔,开孔的截面形状和大小与应变片相同;第一壳体的开孔处设有作为孔壁的筒状部,筒状部的高度大于第一壳体的厚度,筒状部贯穿第一壳体,筒状部的下端面与钢筋之间留有间隙。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钢筋应变测量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便捷粘贴钢筋应变片的装置,还包括应变片和服务器,应变片安装于筒状部以内,应变片紧贴于钢筋,应变片通过导线连接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将钢筋磨出一个粘贴应变片的平面,并擦拭钢筋磨面;
将应变片与第一壳体临时固定;
拼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顺出应变片导线;
在第一壳体的开孔处滴入胶粘剂粘贴应变片,待胶粘剂风干后,在应变片上涂敷有机硅密封胶,待有机硅密封胶固化后,涂上环氧树脂至方形开口顶部,并抹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19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