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吐油量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8039.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9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常艳红;王前;杨跃兵;王文钊;周顺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洪生;李洪福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吐油量 控制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吐油量控制机构,包括压缩机和吐油量控制机构,所述吐油量控制机构包括:上支撑、导油管和下支撑,所述上支撑的上端中心处设有油池,所述油池的侧壁处设有卸油孔;所述导油管为带折弯管状结构,所述导油管的前端与所述卸油孔相连;所述下支撑的外圈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管的后端穿过所述导油槽,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在上支撑设置油池通过导油管与下支撑下方的下盖储油位相连,从而起到使得压缩机内部回油的主通道与低压腔阻隔开,减少低压腔气脉流动对冷冻油的裹挟,从而减少压缩腔吸气含油量,控制压缩机的吐油量,避免因吐油量过大产生的压缩机缺油的可靠性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吐油量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部低压涡旋压缩机油路的供油方式主要通过曲轴偏心油孔、吸油管组件构成离心式油泵,向上泵油,通过曲轴油孔向上下轴承、动涡旋铜套供油,上轴承和铜套的油会积存在上支撑油池中通过曲轴偏心部和动涡旋底孔的搅动带到上支撑镜面和动涡旋镜面的主摩擦面上,并被挤压甩出。低压腔的气脉流动会裹挟部分油进入到涡旋内,实现各个压缩腔的润滑与密封。回油方式则主要通过油的自重从各个缝隙返回到下盖储油位置。
现有的内部低压压缩机为了减少占用空间,降低机体高度,所以缩短了壳体和下盖的高度,减小了低压腔容积,使油面相对升高,因为离心式油泵的泵油量与油泵扬程成反比,所以油泵的泵油量增加,即轴承处油孔出油量以及曲轴顶端油孔出油量增加,从上支撑油池处泄油孔流出的油量增加,增大了低压腔内气脉流动对从泄油孔处流出油的裹挟,使吐油量增加,压缩机机内油量减少,增加了压缩机运转时的缺油风险,降低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压缩机吐油量控制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压缩机吐油量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在上支撑设置油池通过导油管与下支撑下方的下盖储油位相连,从而起到使得压缩机内部回油的主通道与低压腔阻隔开,减少低压腔气脉流动对冷冻油的裹挟,从而减少压缩腔吸气含油量,控制压缩机的吐油量,避免因吐油量过大产生的压缩机缺油的可靠性风险。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压缩机吐油量控制机构,包括压缩机和吐油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油量控制机构包括:上支撑、导油管和下支撑,所述上支撑的上端中心处设有油池,所述油池的侧壁处设有卸油孔;所述导油管为带折弯管状结构,所述导油管的前端与所述卸油孔相连;所述下支撑的外圈设有导油槽,所述导油管的后端穿过所述导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管通过安装挡板固定在所述导油槽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挡板为中间设有折弯的片状结构,所述安装挡板的折弯与所述导油管的外轮廓完全贴合,所述安装挡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导油槽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管包括水平管和垂直管,所述水平管的前端与所述上支撑的卸油孔相连接,所述水平管的后端与所述垂直管相连,所述垂直管的下端低于所述下支撑的底面,所述垂直管的长度根据需要的所述压缩机内的吐油量决定,所述垂直管的长度与吐油量呈反比。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的上端中心处呈碗状结构,所述下支撑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下支撑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管的下端或正对所述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的所述卸油孔在所述油池中的位置根据所述压缩机内的的需求存油量决定,所述水平管与所述卸油孔之间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8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旋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手工刺绣用面料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