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4519.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8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良慧;杨建国;王治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良慧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杨柳林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临床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放置板,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该内科临床治疗仪,通过螺纹杆、齿轮和活动杆的设置,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活动杆,使得活动杆带动与之相啮合的齿轮转动,在不使用治疗仪的时候可以将治疗仪收回至箱体的内部,避免了治疗仪和外界因素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放置板、减震弹簧和防震垫的设置,放置板的上表面可以稳定的放置治疗仪,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治疗仪的使用期限,继而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在目前存在的设备的当中,在给治疗仪进行运输的时候,很有可能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会对治疗仪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降低了治疗仪的使用期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放置板,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啮合有螺纹套杆,所述螺纹套杆的外表面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弹簧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板。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凹形保护垫,所述凹形保护垫的材质为硅胶。
可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治疗仪,所述治疗仪的上表面设置有防震垫。
可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摇杆。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阻力转轴,所述阻力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临床治疗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内科临床治疗仪,通过螺纹杆、螺纹套杆和活动杆的设置,螺纹杆是可以升降的,在治疗过程结束之后,操作人员可以旋转活动杆,使得活动杆带动与之相啮合的螺纹套杆转动,从而实现了放置板上下移动,在不使用治疗仪的时候可以将治疗仪收回至箱体的内部,避免了治疗仪和外界因素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2、该内科临床治疗仪,通过放置板、减震弹簧和防震垫的设置,放置板的上表面可以稳定的放置治疗仪,增加了该设备的稳定性,当医生将治疗仪放置在放置板的上表面的时候,减震弹簧和防震垫可以有效的避免用力过猛而对治疗仪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失,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治疗仪的使用期限,继而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剖面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良慧,未经吴良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45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砂浆凝固的保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倾斜摄影的测绘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