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43446.8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22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贺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艳梅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陈文瑜 |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德州市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艾灸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涉及到艾灸治疗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有L形支撑架,所述L形支撑架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悬挂盒,所述悬挂盒的前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一门板,所述悬挂盒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相对一侧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有放置仓,所述悬挂盒的底部设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与悬挂盒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艾草燃烧多穴位烟熏的同时可以对穴位进行按摩,可以使对穴位的治疗效果更佳,使患者快速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传统的艾灸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将艾条固定后,然后点燃艾条,艾条燃烧之后产生的热能与烟气作用于经络或穴位。
现有的装置中,代替了人手去持艾草,但是,仅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烟气对穴位进行烟熏,不能够很好的对穴位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使治疗的无用功增多。
因此,发明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有L形支撑架,所述L形支撑架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悬挂盒,所述悬挂盒的前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一门板,所述悬挂盒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相对一侧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有放置仓,所述悬挂盒的底部设有按摩机构;
所述按摩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与悬挂盒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右侧底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杆件,所述第三杆件的右侧顶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第四杆件,所述第四杆件的左侧顶部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右侧与悬挂盒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内部上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固定壳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固定壳的底部插接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承载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软胶块。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钢杆,两个所述钢杆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两个螺纹槽的内部共同螺纹连接有双向螺纹杆,其中一个所述钢杆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钢杆的顶部与L形支撑架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相应的滑槽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滑槽的底部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单向螺纹杆,其中一个所述滑块与单向螺纹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块共同与放置仓固定连接,所述悬挂盒的顶部右侧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内部插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与单向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的杆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握块,所述握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别的万向轮,所述悬挂盒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艳梅,未经贺艳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3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