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肢体疼痛治疗仪的治疗笔的振动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3354.X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6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生;王兴;陈媛;周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力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杜秀科;赵元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肢体 疼痛 治疗 振动 测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肢体疼痛治疗仪的治疗笔的振动测试装置,包括:铁磁体配重底座;两个支架,顶部具有沿同一水平方向延伸的V型凹槽,每个支架的V型凹槽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每个侧壁具有支撑凸条,支撑凸条沿侧壁表面延伸且与水平方向正交,两个支架的支撑凸条用于支撑治疗笔的侧表面;磁性表座,包括能够与铁磁体配重底座吸附固定的座体,以及与座体球铰连接的万向调节臂,万向调节臂的末端具有夹持机构;及杠杆千分表,包括表盘、位于表盘上方的被夹持机构夹持固定的固定柱,及位于表盘下方的能够与支架上的治疗笔的侧表面顶部相接触的测量表杆,当治疗笔振动时,表盘显示对应的振幅测量值;供电装置,用于向治疗笔输出多个测试电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肢体疼痛治疗仪的治疗笔的振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六大城市肌肉疼痛调查发现,老年人肌肉疼痛病发病率65% -85%,就诊率为85%,成人慢性病疼痛发病率40%,就诊率为40%。近年来,疼痛患者人群逐步呈年轻化,主要病源集中在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三叉神经痛等。据西南医院调查结果显示,1000多名疼痛患者中,98%有过疼痛难忍经历,84%有过无法入睡经历,其中年轻白领占四分之一。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当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因受到局部闭合性损伤后,周围的软组织便会出现粘连等现象;由于人体的皮肤和其他组织上有着丰富而敏感的感受器(包括痛感受器和其他感受器),所以病灶处的感受器会因为受到刺激而出现疼痛等症状。
由于上述病灶形成后会在人体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因此,要想安全、快捷、高效、甚至彻底地解除病灶,对治疗的技术手段和治疗设备需要达到的安全性、精准度、强度等功能均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采用的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冲击波、针灸、按摩、拔罐、射频消融等技术手段和设备在试图解除上述病灶时,尚不能完全实现相应的安全性、精准度和效率,仅仅只能实现暂时性缓解或者有潜在安全风险的治疗。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开发了一种治疗肢体疼痛消除病灶的肢体疼痛治疗仪,其包括能够产生物理动能的治疗笔和控制治疗笔物理动能振动处方信号输出的主机,其中,物理动能可以是物理振动产生的动能。治疗笔远端安装的治疗针头在介入人体肌肉/肌腱的病灶部位做治疗时,治疗针头能将预设好的振动处方参数范围的物理动能带入病灶,有利于病灶的松解与修复。因此该治疗笔的振动功能需要被检测是否正常合规。由于所述治疗笔是定制开发的,目前市面上尚无专用测试设备可以用来测试治疗笔的振动,因此,在设计开发上述肢体疼痛治疗仪的同时,还亟需设计一种振动测试准确性、可靠性、重复检测一致性较高且移动运输便利、成本较低的用于肢体疼痛治疗仪的治疗笔的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肢体疼痛治疗仪的治疗笔的振动测试装置,以对治疗笔进行振动测试且测试结果准确性较高,进一步,测试装置移动运输的便利性也较高、成本较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肢体疼痛治疗仪的治疗笔的振动测试装置,包括:
铁磁体配重底座;
两个支架,顶部具有沿同一水平方向延伸的V型凹槽,每个支架的所述V 型凹槽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每个侧壁具有支撑凸条,所述支撑凸条沿侧壁表面延伸且与水平方向正交,所述两个支架的所述支撑凸条用于支撑治疗笔的侧表面;
磁性表座,包括能够与所述铁磁体配重底座吸附固定的座体,以及与所述座体球铰连接的万向调节臂,所述万向调节臂的末端具有夹持机构;及
杠杆千分表,包括表盘、被所述夹持机构夹持固定的固定部,及位于表盘下方的能够与支架上的治疗笔的侧表面顶部相接触的测量表杆,当治疗笔振动时,表盘显示对应的振幅测量值;
供电装置,用于向治疗笔输出多个测试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凸条的横截面大致呈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力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力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3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