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屉盒微生物培养套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43085.7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1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佳睿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6;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培养 套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屉盒微生物培养套件,包括盒套和屉盒,盒套和屉盒均为长方体状,盒套为下部开放的具有顶壁和侧壁的C形物件,屉盒嵌合于盒套内,屉盒具有底壁、侧壁和两端的端壁,盒套侧壁上具有突起,屉盒侧壁上具有与盒套侧壁上的突起相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套件操作方便,使用经济,并且可以防止污染,具有更好的操作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尤其是真菌)和组织细胞的培养和接种的屉盒微生物培养套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料和玻璃培养皿的形状大部分是圆形,也有方形,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现有的培养皿底表面积大,内部没有分区,因此需要大料物料铺满整个底部。但使用时往往只需要其中一部分,其余则以固体废物的形式丢弃掉,造成了物料的浪费。操作时需要敞口接入物料,由于开口过大易混入杂菌,造成培养皿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的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塑料和玻璃。培养皿的形状大部分是圆形,也有方形,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微生物培养套件,该套件可以单体使用,也可以构成联排长方体,使用时不仅节省物料且操作简单,可以用来解决物料浪费的问题,实现培养皿多次使用的目的。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屉盒微生物培养套件,包括盒套和屉盒,其特征在于,盒套和屉盒均为长方体状,盒套为下部开放的具有顶壁和侧壁的C形物件,屉盒嵌合于盒套内,屉盒具有底壁、侧壁和两端的端壁,盒套侧壁上具有突起,屉盒侧壁上具有与盒套侧壁上的突起相配合的凹槽。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盒套的一端具有端壁。
在另一个方案中,盒套侧壁上的突起为位于盒套侧壁底部的底突。相应地,屉盒侧壁上的凹槽为位于屉盒侧壁底部与屉盒底部交界处的倒角。
在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盒套通过侧壁联接在一起形成联排,每个盒套为其中的一个单体,每个单体具有一个屉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套件还包括接种棒,所述接种棒包含一个棒体,在棒体一端具有一个环状体作为接种环,在棒体的另一端具有一个帚状体。
本实用新型的套件具有操作方便的优势,单手即可方便地打开关闭,并且使用经济,可以根据使用量来确定单体的使用量。本实用新型的培养套件可以方便地控制开合度,因此也可以很好地防止污染,具有更好的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屉盒微生物培养套件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单体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接种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接种棒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屉盒微生物培养套件联排的示意图。
在图中:1、盒套;2、屉盒;3、接种棒;11、盒套顶壁;12、盒套侧壁;13、盒套端壁;14、底突;21、屉盒底壁;22屉盒侧壁;23、屉盒端壁;24、倒角;31、棒体;32、接种环;33、帚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屉盒微生物培养套件,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方便操作,使用经济性高,而且防污染性高。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佳睿,未经陆佳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3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断电与电量显示的电路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