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旋转薄膜烘箱沥青老化瓶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42123.7 | 申请日: | 202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丁攀;李萍;张富奎;翟晓成;魏定邦;念腾飞;王盟;侯孝斌;林梅;毛昱;付俊峰;陈修乐;刘兴陇;苗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兰州公路局;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畅陇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36 | 分类号: | B08B9/36;B08B13/00;B08B15/02;G01N33/42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3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式 旋转 薄膜 烘箱 沥青 老化 清洗 装置 | ||
一种密闭式旋转薄膜烘箱沥青老化瓶清洗装置,包括密闭箱、升降机构、清洗机构。密闭箱包括旋转门、透明观察窗口、启闭把手;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手柄、传力杆、第一带螺纹柱、第二带螺纹柱、第三带螺纹柱、第四带螺纹柱、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固定杆一、固定杆二、承载板、带螺纹方柱、导热瓶、隔热手柄、加热板、温控仪;清洗机构包括转速调节开关、驱动电机、空心金属管、金属丝、硬质刷毛、收缩开关、铆钉。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手动清洗操作不便、清洗效率低、易损坏盛样瓶、安全隐患较高,实验用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材料测试技术。
背景技术
沥青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组成材料,其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生产、拌合和使用过程中,沥青受到高温、紫外线辐射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老化,进而导致沥青性能衰减。为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一般采用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和压力老化试验对沥青进行老化试验,根据其老化前后的质量、针入度、黏度,延度的变化指标来评价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其中又以旋转薄膜烘箱老化试验应用更为广泛。
沥青旋转薄膜老化实验的沥青盛样瓶是一种薄壁玻璃瓶,实验后需清洗方可进行下一次使用。通常是在盛样瓶冷却前倒入三氯乙烯、煤油等清洗液,并用毛刷对盛样瓶内部进行清洗。该清洗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操作不便,手动清洁效率较低,同时由于盛样瓶瓶口内凹式直角构造,其拐角等隐蔽部分难以清理,极易产生沥青残留;(2)瓶壁较薄,操作力度不当易对盛样瓶造成损坏;(3)高温状态下的盛样瓶易烫伤操作人员;(4)盛样瓶需反复清洗方可达到再次使用要求,故需大量三氯乙烯等清洗液,从而造成实验材料的浪费;(5)三氯乙烯等清洗液大部分有毒,操作人员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式旋转薄膜烘箱沥青老化瓶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密闭式旋转薄膜烘箱沥青老化瓶清洗装置,包括密闭箱7、升降机构、清洗机构,所述密闭箱7包括旋转门5、透明观察窗口6、启闭把手2,所述旋转门5上设有启闭把手2,便于开启旋转门5,旋转门5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口6,便于观察并控制密闭箱7内承载板14的升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手柄8、传力杆23、第一带螺纹柱26、第二带螺纹柱27、第三带螺纹柱15、第四带螺纹柱28、固定板一16、固定板二24、固定柱一13、固定柱二20、承载板14、带螺纹方柱25、导热瓶12、隔热手柄21、加热板22、温控仪1,所述升降手柄8与传力杆23连接,带动传力杆23转动,传力杆23与第一带螺纹柱26连接,第一带螺纹柱26分别与第二带螺纹柱27、第三带螺纹柱15啮合,所述带螺纹方柱25两侧分别与第三带螺纹柱15、第四带螺纹柱28啮合,所述带螺纹方柱25上部与承载板14连接,所述加热板22设置于承载板14上部,并与密闭箱7外部的温控仪1连接,所述导热瓶12设置于加热板22上部;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转速调节开关3、驱动电机4、电动清洗刷9,所述驱动电机4安装于密闭箱7的外部,并与转速调节开关3连接,电动清洗刷9设置于驱动电机4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温控仪可以有效的控制加热板的温度,通过透明观察窗口可以清晰的观测电动清洗刷与导热瓶的相对位置便于调节,通过收缩开关控制清洗毛刷的收缩,可以避免硬质刷毛伸入对盛样瓶的磨损。通过以加热板作为热源,操作简单易控。采用密闭箱有效的避免了三氯乙烯等清洗液的挥发物质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采用电动清洗毛刷,操作方便,清洗效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兰州公路局;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畅陇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省兰州公路局;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畅陇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2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轮胎生产加工的自动化添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千层底包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