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38505.2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4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8;H01B7/282;H01B7/295;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秦瑞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速率 氟塑料 同轴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包括内铜芯,所述内铜芯外侧包裹连接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外侧表面固定套设连接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外侧固定套设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包括第一聚酯纤维编织层、金属加强筋条和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层,所述第一聚酯纤维编织层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层外侧,所述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层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聚酯纤维编织层外侧,所述第一聚酯纤维编织层和所述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层之间连接有多个金属加强筋条,该电缆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氟塑料同轴电缆指绝缘层采用氟塑料的同轴电缆,所述氟塑料是部分或全部氢被氟取代的链烷烃聚合物,它们有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聚全氟烷氧基树脂(PFA)、聚三氟氯乙烯(PCTFF)、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氟乙烯(PVF)等,但是同轴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功能作用少,其使用寿命存在缺陷,在防护效果上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功能作用少防护效果欠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包括内铜芯,所述内铜芯外侧包裹连接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外侧表面固定套设连接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外侧固定套设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包括第一聚酯纤维编织层、金属加强筋条和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层,所述第一聚酯纤维编织层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层外侧,所述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层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聚酯纤维编织层外侧,所述第一聚酯纤维编织层和所述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层之间连接有多个金属加强筋条,所述金属加强筋条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层外侧固定套设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阻燃层、防腐层和防水层,所述阻燃层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层外侧表面,所述防腐层固定套设于所述阻燃层外侧表面,所述防水层固定套设于所述防腐层外侧表面,所述防水层外侧固定套设连接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外侧固定套设连接有第二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内部由镀锡软铜丝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内部由铝箔层构成。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内部由阻燃低烟无卤聚乙烯层构成,所述防腐层内部由电缆沥青层构成,所述防水层内部由聚氨酯防水层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有益效果在于:该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加强层用于加强电缆内部的支撑强度,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防护层对电缆起到防腐、防水以及阻燃的作用,通过绝缘层和屏蔽层分别对电缆内部以及外部进行防护,增加绝缘和屏蔽的效果,使用效果好,功能作用多,很好的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中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传输速率氟塑料同轴电缆中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铜芯1、第一绝缘层2、第一屏蔽层3、加强层4、第一聚酯纤维编织层41、金属加强筋条42、第二聚酯纤维编织层43、防护层5、阻燃层51、防腐层52、防水层53、第二屏蔽层6、第二绝缘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8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