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后地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31812.8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3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智;游洁;褚安华;吴纯福;耿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汽车 其后 地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后地板结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后地板结构,包括中地板;左后纵梁,其设于所述中地板的左侧;右后纵梁,其设于所述中地板的右侧;后排座椅上横梁,其搭接于所述中地板的后端;地板下横梁前梁,其横向设置于所述中地板上表面的中部,地板下横梁后梁,其横向设置于所述中地板上表面的后端,后地板采用横向设置的后排座椅下横梁、地板下横梁前梁、地板下横梁后梁和纵向设置的左后纵梁、右后纵梁进行连接,形成“日”字型结构,增加了柱碰传递路径,提升了后地板整体的柱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后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后地板是下车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乘员舱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车身整体结构,传递碰撞能量,保证车身足够刚度和强度性能,
目前,多数后地板结构中,中地板后侧的后排座椅横梁、中地板前侧的地板下横梁与两侧的后纵梁形成呈“口”字型闭环框架,这种结构没有足够的柱碰性能,无法保证车身的刚度和强度,且后地板结构无法兼容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大部分后地板结构没有足够的柱碰性能,无法保证车身的刚度和强度,且大多后地板结构只针对常规动力车型设计,没有考虑兼容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后地板结构,包括中地板;左后纵梁,其设于所述中地板的左侧;右后纵梁,其设于所述中地板的右侧;后排座椅上横梁,其搭接于所述中地板的后端;地板下横梁前梁,其横向设置于所述中地板上表面的中部,所述地板下横梁前梁的一端搭接有第一前梁连接板,所述地板下横梁前梁的另一端搭接有第二前梁连接板,所述第一前梁连接板与所述右后纵梁搭接,所述第二前梁连接板与所述左后纵梁搭接;地板下横梁后梁,其横向设置于所述中地板上表面的后端,所述地板下横梁后梁的一端搭接有第一后梁连接板,所述地板下横梁后梁的另一端搭接有第二后梁连接板,所述第一后梁连接板与所述右后纵梁搭接,所述第二后梁连接板与所述左后纵梁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地板包括前板和与所述前板连接的后板,所述后板设有用于容纳电池包的凹陷部,所述地板下横梁前梁设于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外侧均连接设有用于固定车身的后门槛内板。
进一步的,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的内侧均通过点焊方式搭接有纵梁内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内加强板上设有后拖拽臂加强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上加强板,所述上加强板通过电焊方式连接于所述左后纵梁和所述右后纵梁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后排座椅上横梁的材质为热成型钢。
进一步的,所述中地板还设有若干用于增强电池包稳定性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后地板采用横向设置的后排座椅下横梁、地板下横梁前梁、地板下横梁后梁和纵向设置的左后纵梁、右后纵梁进行连接,形成“日”字型结构,增加了柱碰传递路径,提升了后地板整体的柱碰性能。
同时,中地板前板设有凹陷部,满足电池包布置在中地板上方的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后地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后地板结构的侧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后地板结构的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1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用灯具
- 下一篇:一种埋入式无线土壤检测探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