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阻有创监护仪端USB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31618.X | 申请日: | 202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5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杜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可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温斯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86 | 代理人: | 徐员兰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阻 监护 usb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电阻有创监护仪端USB接头,涉及有创监护仪端USB接头技术领域,包括USB接头包套,USB接头包套一端套接有USB接口,且USB接口内部左侧开设有GND槽,GND槽右侧安装有D‑槽,且DATA‑槽右侧开设有DATA+槽,DATA+槽右侧安装有VBUS槽,USB接头包套上端开设有电阻槽,且电阻槽外侧边缘安装有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中,本产品考虑到如果在电子产品或者仪器设备使用时,通过USB接头线路的电流突然变大时,容易造成电子产品或者仪器设备的短路情况,使设备出现损坏,并且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隐患,所以本产品在USB接头包套内安装有电阻,通过电阻的工作,使设备出现电流异常情况时能首先将电阻烧断,切断USB接口电源,防止设备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创监护仪端USB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阻有创监护仪端USB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许多电子产品以及各种设备仪器大多都采用USB接口方式进行充电或者数据的传输,所以USB接头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
现有的USB接头在使用时如果遇到电流电压突然加大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电子产品或者仪器设备的损坏,且会使USB接头出现短路烧掉的情况,这将会造成经济的损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USB接头在使用时如果遇到电流电压突然加大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电子产品或者仪器设备的损坏,且会使USB接头出现短路烧掉的情况,这将会造成经济的损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电阻有创监护仪端USB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阻有创监护仪端USB接头,包括USB接头包套,所述USB接头包套一端套接有USB接口,且USB接口内部左侧开设有GND槽,所述GND槽右侧安装有DATA-槽,且DATA-槽右侧开设有DATA+槽,所述DATA+槽右侧安装有VBUS槽,所述USB接头包套上端开设有电阻槽,且电阻槽外侧边缘安装有密封垫圈,所述电阻槽内侧连接有固定卡口,且固定卡口内部连接有电阻包套,所述电阻包套的底端套接有电阻,所述USB接头包套一端套接有USB线。
优选的,所述电阻包套通过固定卡口与电阻槽构成固定结构,且电阻包套与电阻槽之间为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USB线通过电阻与DATA-槽构成固定结构,且USB线与DATA-槽之间为平行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圈通过电阻槽与USB接头包套构成固定结构,且密封垫圈关于电阻槽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USB线通过USB接头包套与USB接口连接构成固定结构,且USB线关于USB接头包套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电阻通过电阻包套与USB接头包套构成固定结构,且电阻与USB接头包套之间为垂直分布。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本产品考虑到如果在电子产品或者仪器设备使用时,通过USB接头线路的电流突然变大时,容易造成电子产品或者仪器设备的短路情况,使设备出现损坏,并且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隐患,所以本产品在USB接头包套内安装有电阻,通过电阻的工作,使设备出现电流异常情况时能首先将电阻烧断,切断USB接口电源,防止设备损坏。
2、本实用新型中,本产品考虑到电阻在使用时由于是易损件,所以在电阻上端套设有电阻包套,在电阻烧断后,可通过拔出电阻包套带出电阻,之后可将新的电阻更换上去,使维修成本降低。
3、本实用新型中,本产品考虑到电阻槽在插入电阻后边缘会有缝隙,如果不小心将液体洒入的话会造成线路的短路,将线路烧坏,所以在电阻槽边缘设计了密封垫圈,在安装电阻时,可将电阻包套扣紧在密封垫圈,从而达到一定的防水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可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可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31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特征采集识别系统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细胞观察玻片的夹持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