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定向识别装置的电子签封锁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24198.2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9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任美云;方咏娴;郭伟沂;陈杰军;梁志清;钟准星;黄健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朗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39/00 | 分类号: | E05B39/00;E05B51/00;E05B65/00;E05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苏云辉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向 识别 装置 电子 封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定向识别装置的电子签封锁,包括:锁本体、控制装置、定向识别装置以及光感检测器;定向识别装置安装于锁本体内,用于定位锁本体;控制装置安装于锁本体内,且与定向识别装置通信连接;光感检测器用于在集装箱车门开启时,获取光感检测信息,并在锁本体处于预设位置时反馈给控制装置。锁本体具有定向识别功能,只能在指定区域内被识别。而且使得光感检测器在锁本体处于预设位置时才能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从而在锁本体中无法获得光感检测信息时,就可以知道锁本体被移位了。通过定位装置与光感检测器的配合使用,实现多重判断锁本体是否处于指定区域内,判断结果可信度也更好,可以有效解决存在的监管漏洞。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定向识别装置的电子签封锁。
背景技术
随着货运智能化快速发展,海关对货物安全监管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通关使用的电子签封锁逐步实现了通关智能化,高效化。但由于目前使用的电子签封锁没有定向识别功能,使得部分不法货柜采用挂假锁在货箱门处,而将真锁放在车头,使得海关监管失效。为避免上述的监管漏洞,保证监管有效准确,有必要提出一种带定向识别装置的电子签封锁,确保锁只有在货箱位置可以被识别,识别后才可以进行后续操作,而放在车头,车底等其他位置无法被识别。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定向识别装置的电子签封锁,有效解决了存在的监管漏洞。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定向识别装置的电子签封锁,包括:锁本体、控制装置、定向识别装置以及光感检测器;
所述定向识别装置安装于所述锁本体内,用于定位所述锁本体;
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锁本体内,且与所述定向识别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光感检测器用于在集装箱车门开启时,获取光感检测信息,并在所述锁本体处于预设位置时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本体包括锁体以及锁杆;
所述锁杆连接于所述锁体;
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所述定向识别装置均安装于所述锁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光感检测器通过RFID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移动通信模块与后台终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向识别装置具体为UWB定位标签。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在锁本体内增加设置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且用于定位的定向识别装置,使得锁本体具有定向识别功能,只能在指定区域内被识别。同时搭配光感检测器进行使用,并使得光感检测器在锁本体处于预设位置时才能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从而在锁本体中无法获得光感检测信息时,就可以知道锁本体被移位了。通过定位装置与光感检测器的配合使用,实现多重判断锁本体是否处于指定区域内,判断结果可信度也更好,可以有效解决存在的监管漏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带定向识别装置的电子签封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带定向识别装置的电子签封锁的第一流程框图;
图中:1、锁本体;11、锁体;12、锁杆;2、控制装置;3、定向识别装置;4、光感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朗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朗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4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IS的国土空间规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清洁的刨花板削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