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24143.1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4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顾耀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耀星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建 施工 过程 中的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包括坑基本体、支护装置、主支撑杆和定位桩,所述支护装置设在坑基本体的上端,所述定位桩贯穿连接于支护装置的顶部和底部拐角端,所述支护装置的内部安装有支护网架,所述支护装置的前端固定设有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轴座,所述固定轴座的顶部固定设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侧端通过定位桩贯穿主支撑板固定于坑基本体内部,所述主支撑杆的中间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前后端底部固定焊接有辅助支撑杆。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施工技术领域,方便直接安全应用于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使用,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土建施工:即土木建筑工程的建造,涵盖了地上、地下、陆地、水上、水下等各范畴内的房屋、道路、铁路、机场、桥梁、水利、港口、隧道、给排水、防护等诸工程范围内的设施与场所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物的建设,其既包括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项技术活动。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10864319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包括多根支护杆、连接杆、支护底座、支护连接法兰、连接法兰和箍紧扣,所述支护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护连接法兰,所述支护连接法兰的中心线与支护杆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45°,多个所述支护底座预埋在坑基侧面内,多根所述支护杆的两端均通过支护连接法兰固定在支护底座上,所述连接杆位于支护杆上侧,且与支护杆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法兰紧固在预埋在坑基上的支护底座上,所述支护杆和连接杆交汇处上侧均设置有箍紧扣,所述箍紧扣用于抱紧支护杆和连接杆,使支护杆和连接杆形成一个整体。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不能直接安全支护,稳定性能不足,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导致脱落,坑基边缘的土质容易松动;(2)现有的支护结构强度低,容易损坏,不便拆装循环使用,安全系数低。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不能直接安全支护,稳定性能不足,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导致脱落,坑基边缘土质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坑基支护结构,包括坑基本体、支护装置、主支撑杆和定位桩,所述支护装置设在坑基本体的上端,所述定位桩贯穿连接于支护装置的顶部和底部拐角端,所述支护装置的内部安装有支护网架,所述支护装置的前端固定设有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轴座,所述固定轴座的顶部固定设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侧端通过定位桩贯穿主支撑板固定于坑基本体内部,所述固定轴座的底部固定设有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的底部通过定位桩连接于坑基本体上端所述主支撑杆的中间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的侧端连接有活动轴,所述卡环的前后端底部固定焊接有辅助支撑杆,所述辅助支撑杆的底部固定焊接有辅助安装板;所述主支撑杆与辅助支撑杆均为圆柱形钢管结构,所述主支撑杆的直径大于辅助支撑杆的直径,所述辅助支撑杆设于主支撑杆的底部;所述定位桩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定位桩的底部为尖端结构;所述支护网架为网格状钢丝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护装置为Z型结构,所述支护装置的外端与拐角端均焊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卡环的左端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卡环的内侧壁粘接有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耀星,未经顾耀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4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用节能通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模块式拼装显示屏工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