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24051.3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8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端开有一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的左槽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所述一号凹槽的下槽壁内固定安装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装置,所述外壳的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外壳的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功能键,所述外壳的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外表面套接有插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传感器,通过在整个装置上设置散热装置与减震装置,结构简单牢固,灵活性强,利用驱动器的输出端作用,从而带动转杆上的风扇进行散热,对外壳内进行降温,进而可以充分保证外壳内的温度在合适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传感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的定义随着多种实时技术的融合而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技术包括:分析学,机器学习、商业化传感器和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包括家庭和楼宇自动化)等传统领域都有助于实现物联网,在消费者市场中,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家居”概念相关的产品最为同义,涵盖支持一个或多个常见生态系统的设备和电器(如照明灯具、恒温器、家庭安全系统和摄像机以及其他家用电器),并且可以通过与该生态系统相关的设备进行控制,如智能手机和智能扬声器,1.现有的物联网传感器使用的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只是单纯的盒体,对于传感器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去热,热量积累过多会影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2.传统的物联网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运行不稳定,导致反馈数据不准,影响物联网传感器的使用;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物联网传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传感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物联网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左端开有一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的左槽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所述一号凹槽的下槽壁内固定安装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装置,所述外壳的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外壳的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功能键,所述外壳的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外表面套接有插头。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端板,所述端板的上端左部与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帽,所述端板的前端下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方块,所述方块的前端均开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前端均设置有接头,所述端板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前端下部。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稳固板,所述稳固板的上端四角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稳固板的前端开有二号凹槽,所述二号凹槽的下槽壁内四角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稳固板固定连接在一号凹槽的下槽壁内。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驱动器固定连接在稳固板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风扇不与稳固板的内板壁接触,所述驱动器与功能键电性连接。
优选的,四个所述弹簧紧贴一号凹槽的上槽壁,所述稳固板不与散热网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整个装置上设置散热装置与散热网,通过在稳固板上固定安装驱动器,利用驱动器的输出端作用,从而带动转杆上的风扇进行散热,对外壳内进行降温,进而可以充分保证外壳内的温度在合适范围内,同时在外壳的左壳壁上固定安装散热网,从而使侧面散热,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避免内外壳内部的温度过高,影响物联网传感器的使用。
2.通过在整个装置上设置减震装置,通过在稳固板的上端四角固定安装弹簧,通过弹簧紧贴一号凹槽的上槽壁内,避免驱动器带来运行的震动,避免发生晃动造成物联网传感器损坏,通过在稳固板上螺纹安装螺栓,从而使稳固板螺纹安装在外壳的而下壳壁内,便于拆卸维修,提高了物联网传感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4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