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结构一体式安装编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23930.4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4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吕炳;刘海平;何思昀;江爱国;桂冬冬;杨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微光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体 结构 体式 安装 编码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结构一体式安装编码器,包括编码器电路板、码盘组件和电路板基座,所述编码器电路板与电路板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基座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码盘组件设于电路板基座中心通孔内。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基座上设定的码盘组件固定孔和码盘组件避位孔相配合,大大简化了安装步骤,同时保证中心定位精度高,并且编码器电路板和码盘组件分体,具有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结构一体式安装编码器。
背景技术
编码器安装于电机或其他设备上,将旋转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而分体式编码器是一种将旋转部件与感应部件分离,无旋转定位基准的传感器。
有资料显示,由于分体式编码器与整体式相比具有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对安装空间要求高的场合。由于分体式编码器本身无旋转定位基准,因此对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CN108731709A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安装的分体式编码器及安装方法”。包括本体组件和光栅组件,光栅组件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本体组件内,且光栅组件通过大体沿径向方向延伸设置的预装螺钉与本体组件固定连接,本体组件的主体上设置有大体沿径向方向延伸的通孔,预装螺钉至少有一部分位于通孔内,光栅组件的旋转轴上设置有大体沿径向方向延伸的螺纹孔,预装螺钉至少有一部分位于螺纹孔内,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主体的固定端,螺纹孔内设置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功能螺钉。上述技术方案中预装螺钉与功能螺钉安装在同一个螺纹孔内,因此要求通孔与螺纹孔的数量和位置必须一致,对螺纹孔造成了限制,且安装步骤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的技术方案对螺纹孔设置存在限定,且安装步骤较繁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分体结构一体式安装编码器,通过安装基座上设定的码盘组件固定孔和码盘组件避位孔相配合,大大简化了安装步骤,同时保证中心定位精度高,并且编码器电路板和码盘组件分体,具有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编码器电路板、码盘组件和电路板基座,所述编码器电路板与电路板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基座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码盘组件设于电路板基座中心通孔内。编码器电路板用于采集转子轴转动次数,码盘组件用于跟随转子轴转动,提供相应信号,电路板基座用于放置电路板并在编码器安装时确保定位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的码盘组件为圆柱体,所述码盘组件中心设有沿轴向的通孔,码盘组件侧面设有码盘组件固定孔。码盘组件中心的通孔用于放置转子轴,码盘组件固定孔用于将码盘组件固定在转子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路板基座上表面设有储胶槽,所述储胶槽旁设有编码器电路板固定孔,所述编码器电路板对应位置设有与编码器电路板固定孔对应的通孔。储胶槽用于将编码器电路板与电路板基座进行有效密封,编码器电路板固定孔有3个,用于将编码器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基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路板基座侧面设有码盘组件避位孔,所述码盘组件避位孔的数量及角度与码盘组件外固定孔一致。螺丝刀能够穿过码盘组件避位孔,通过螺丝和码盘组件固定孔将码盘组件与转子轴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路板基座侧面设有若干码盘组件固定孔,所述码盘组件通过固定螺丝与电路板基座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螺丝穿过码盘组件固定孔将码盘组件与电路板基座预固定成整体,保证良好的同心度,且方便后续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的编码器电路板固定孔旁设有编码器固定孔,所述编码器电路板对应位置设有与编码器固定孔对应的通孔。通过编码器固定孔将编码器整体进行固定,避免转子轴转动时产生晃动,导致误差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基座上设定的码盘组件固定孔和码盘组件避位孔相配合,大大简化了安装步骤,同时保证中心定位精度高,并且编码器电路板和码盘组件分体,具有体积小、制造成本低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微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微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3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置外平衡器的锅炉
- 下一篇:一种防火密闭充填注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