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纱线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23339.9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3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倪恒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25;G01N27/04;G01B11/08 |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23 | 代理人: | 欧阳海燕 |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纱线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纱线检测系统,涉及纱线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纱线的质量控制办法还是采用人工检查,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所述盒盖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且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与盒盖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像素板、CMOS传感器、多普勒感光板和湿度传感器,且像素板、CMOS传感器、多普勒感光板和湿度传感器均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像素板设置在第一光源的正下方,所述多普勒感光板设置在第二光源的正下方,所述像素板和多普勒感光板均与CMOS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上方安装有湿度传感轮,且湿度传感轮与湿度传感器转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纱线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捻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捻回数表示,毛纱及毛线一般用于纺织羊毛衫、毛裤、毛背心、围巾、帽子及手套和编织各种春秋季节服饰用品,除保暖外还有装饰作用。
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纺织成品即纺织品是人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重要必需品之一,为了保障纺织品能够跟随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要求,纺织品的来源及纱线的质量控制必须要达到近乎苛刻的地步,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办法是采用人工进行检查,但是存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智能纱线检测系统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纱线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纱线的质量控制办法还是采用人工检查,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纱线检测系统,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且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与盒盖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像素板、CMOS传感器、多普勒感光板和湿度传感器,且像素板、CMOS传感器、多普勒感光板和湿度传感器均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像素板设置在第一光源的正下方,所述多普勒感光板设置在第二光源的正下方,所述像素板和多普勒感光板均与CMOS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上方安装有湿度传感轮,且湿度传感轮与湿度传感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内部安装有智能盒,且智能盒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智能盒的内部安装有主板架,且主板架与智能盒固定连接,所述主板架的上方安装有主板,且主板与主板架固定连接,所述CMOS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主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盒的内部分别安装有配电器和稳压器,且配电器和稳压器均与智能盒固定连接,所述配电器和稳压器均与主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板的上方安装有处理器,且处理器与主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上方安装有支架,且支架与湿度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两侧均安装有稳定轮,且稳定轮与支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一侧分别安装有进线头和第一支腿,且进线头和第一支腿均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导轮,且第一导轮与第一支腿转动连接,所述盒体的另一侧分别安装有出线头和第二支腿,且出线头和第二支腿均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导轮,且第二导轮与第二支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盒体与盒盖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盒盖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卡腿,且卡腿与盒盖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前端面上安装有卡头,且卡头与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卡头与卡腿咬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3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钻采远程无线试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系统用便于维修的数据采集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