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洁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22771.6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78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檀冲;闻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A47L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和欢庆 |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属于工作面清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集尘杯体的支撑肋划伤尘杯容腔的内壁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集尘杯体(1)和主机部(2),集尘杯体(1)可分离的设在主机部(2)的尘杯容腔(21)内,集尘杯体(1)设有第一磁吸部,尘杯容腔(21)设有第二磁吸部,通过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的配合连接使得集尘杯体(1)可分离的设在尘杯容腔(21)内。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设备通过磁吸的方式装配集尘杯体和尘杯容腔,使得集尘杯体和尘杯容腔多次装配后尘杯容腔的内壁部不会有划痕等损伤,同时,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也起到了对集尘杯体定位和导向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面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清洁设备中,当集尘杯体采用紧配的方式装配在主机部的尘杯容腔中。为了增加集尘杯体与尘杯容腔之间的固定性能,在集尘杯体的外壁面上分布有多个支撑肋。然而,当支撑肋的外端部与尘杯容腔多次接触后,就会在尘杯容腔的内壁部上留下划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清洁设备,用以解决现有集尘杯体的支撑肋划伤尘杯容腔的内壁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清洁设备,包括集尘杯体和主机部,集尘杯体可分离的设在主机部的尘杯容腔内,其特征在于,集尘杯体设有第一磁吸部,尘杯容腔设有第二磁吸部,通过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的配合连接使得集尘杯体可分离的设在尘杯容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能够用于集尘杯体的定位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杯体包括设于所述尘杯容腔内的下壳体,下壳体包括侧壁和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尘杯容腔包括内壁部和底壁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包括附着在侧壁表面的第一磁吸层,所述第二磁吸部包括附着在内壁部表面的第三磁吸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包括附着在底壁表面的第二磁吸层,所述第二磁吸部包括附着在底壁部表面的第四磁吸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包括附着在侧壁表面的第一磁吸层和附着在底壁表面的第二磁吸层,所述第二磁吸部包括附着在内壁部表面的第三磁吸层和附着在底壁部表面的第四磁吸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为磁吸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为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与内壁部配合接触,所述底壁与底壁部配合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集尘杯体通过磁吸的方式与尘杯容腔配合,避免了在集尘杯体的外壁面设置支撑肋再与尘杯容腔进行装配,进而避免了集尘杯体的支撑肋在尘杯容腔内留下划痕,使得集尘杯体和尘杯容腔多次装配后尘杯容腔的内壁部不会有划痕等损伤;
(2)集尘杯体通过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可分离的装配在尘杯容腔中,不会在尘杯容腔的内壁部上留下划痕;同时,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在集尘杯体与尘杯容腔装配时还能够起到定位与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狗吸尘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2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