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8477.8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5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王自鑫;姚剑锋;张顺;胡炳翔;杨锐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3/26 | 分类号: | G05F3/26 |
代理公司: | 佛山汇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0 | 代理人: | 陈礼汉;张俊平 |
地址: | 5280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瞬态 响应 增强 环路 ldo 电路 | ||
1.一种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包括误差放大器EA、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负载电容C1和功率管MP,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MOS管MN、电流采样电路和瞬态响应增强电路,所述误差放大器EA的一个输入端与外部参考电压VREF1连接,另一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功率管MP的漏极、第一MOS管MN的漏极和LDO电路的输出端VOUT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误差放大器EA的输出端与功率管MP的栅极连接,所述功率管MP的源极与输入电压VIN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N的栅极与第一MOS管MN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N的源极接地,所述负载电容C1跨接在LDO电路的输出端VOUT和地之间;
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VIN1、第二输入端VMP和第一输出端VO1,所述瞬态响应增强电路包括第三输入端VIN2、第四输入端V2、第五输入端VREF2、第六输入端VDD和第二输出端VO2,所述第一输入端VIN1、第三输入端VIN2分别与输入电压VIN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VMP与功率管MP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VO1与第四输入端V2连接,所述第五输入端VREF2与外部参考电压VREF2连接,所述第六输入端VDD与外部电压VDD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VO2与功率管MP的栅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还包括第二MOS管MS、第三MOS管M1、第四MOS管M2、第五MOS管M3、第六MOS管M4、第七MOS管M5、第八MOS管M6、第一电流源I1和第二电流源I2;所述第二MOS管MS的栅极分别与第二输入端VMP、第三MOS管M1的栅极、第四MOS管M2的栅极连接、第四MOS管M2的漏极以及第七MOS管M5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S的漏极分别与第五MOS管M3的栅极、第六MOS管M4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S的源极、第三MOS管M1的源极、第四MOS管M2的源极分别与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所述第三MOS管M1的漏极与第六MOS管M4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MOS管M3的漏极与第一电流源I1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源I1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所述第七MOS管M5的栅极分别与第八MOS管M6的栅极、第八MOS管M6的漏极、第一输出端VO1和第二电流源I2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源I2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入端VIN1连接,所述第五MOS管M3的源极、第六MOS管M4的源极、第七MOS管M5的源极、第八MOS管M6的源极分别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二MOS管MS、第三MOS管M1、第四MOS管M2为P型MOS管;所述第五MOS管M3、第六MOS管M4、第七MOS管M5、第八MOS管M6为N型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三MOS管M1、第四MOS管M2组成电流镜,所述第七MOS管M5、第八MOS管M6组成电流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瞬态响应增强的双环路LDO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I2为电流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蓝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84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学数学虚拟教学互动直播式装置
- 下一篇:物联网可视化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