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近端液循环加热潜水服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18126.7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0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辛勇;杜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宏旭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11/28 | 分类号: | B63C1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可可 |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近端液 循环 加热 潜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近端液循环加热潜水服包括包括干式潜水服本体,干式潜水服本体可拆卸式连接水下控制分机,水下控制分机包括水密箱,水密箱内置电加热模块和介质驱动模块,电加热模块和介质驱动模块通过密封穿过水密箱的电缆连接水面上的水上控制主机;干式潜水服本体内盘设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水密箱的内腔相通,水密箱和循环管路内充满导热液体介质;水上控制主机包括电源系统,电源系统提供的电源为低压直电源。本实用新型减少传统热水服供热系统中地面庞大的支持系统,实现体积轻量化。改变传统热水服由于远距离供水造成的热损耗大的问题。改善传统热水服远距离供水而形成的温控不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水员水下近端液循环加热潜水服。
背景技术
目前加热潜水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电热式潜水服,但电热式潜水服容易出现漏电、触电的不安全因素;电热材料局部短路或接触不良易产生的高温灼伤、起火的隐患;易产生局部过热,其他部位又发凉等缺陷。另一种是热水式潜水服,但现有的热水式潜水服需要地面庞大的加热和加压支持系统,还有远距离供水造成的热损耗大,远距离供水而形成的温度不易控制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上述缺陷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水员水下近端液循环加热潜水服,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近端液循环加热潜水服,包括干式潜水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潜水服本体可拆卸式连接水下控制分机,所述水下控制分机包括水密箱,所述水密箱内置电加热模块和介质驱动模块,所述电加热模块和介质驱动模块通过密封穿过所述水密箱的电缆连接水面上的水上控制主机;所述干式潜水服本体内盘设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密箱的内腔相通,所述水密箱和所述循环管路内充满导热液体介质;所述水上控制主机包括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提供的电源为低压直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水上控制主机还包括温控系统、绝缘检测和漏电保护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为水下抗拉、耐磨电缆,集成电源线和信号线;所述电加热模块受水上控制主机控制对介质加热,包括电加热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通过电源线与所述水上控制主机的电源系统相连,所述温度检测装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水上控制主机的温控系统相连;所述介质驱动模块对介质驱动完成循环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循环支路,分区域铺设管路至所述干式潜水服本体全身。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液体介质为非导电无毒环保液体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控制分机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干式潜水服本体的腰部或背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控制分机上安装水密连接器,所述电缆的下端与所述水密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水密箱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给水上控制主机的温控系统,水下控制分机受水上控制主机控制使液体介质恒定保持在设置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减少传统热水服供热系统中地面庞大的支持系统,实现体积轻量化。
2.改变传统热水服由于远距离供水造成的热损耗大的问题。
3.改善传统热水服远距离供水而形成的温控不良的问题。
4.改善了电热服漏电、触电的不安全因素。
5.避免了电热服加热材料局部短路或接触不良产生的高温灼伤、起火的隐患。
6.改善了电热服块状加热材料局部加热的不舒适性。
7.采用经物理隔离的直流人体安全低电压供电,有效防止水下控制器漏电造成潜水员触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宏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市宏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81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