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草药研磨制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7451.1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4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倪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民泰(亳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7/08 | 分类号: | B02C7/08;B02C7/11;B02C7/14;B02C2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乐俊 |
地址: | 2368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草药 研磨 制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草药研磨制粉装置,壳体中设置有磨槽和位于磨槽上侧的磨盘,电机的输出轴轴向连接有下料管,第二管孔内固定有齿套,下料管穿过齿套并对应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齿轮,壳体侧壁对应磨盘和磨槽之间设置有出料口,壳体的上侧对应下料管的端管口开设有加料口。由于下料管采用齿轮和齿套配合驱动磨盘,所以磨盘为非固定锁死状态,允许磨盘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轻微浮动的可能,可以有效保护磨盘及下料管不受刚性磨损。由于加料和出料可以连续操作,大大提高了中草药制粉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草药加工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草药研磨制粉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中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含数千年中药文明又融合近现代西药文明所创造的中西药并举、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大、中型中药生产企业逐渐增多,中药加工机械也在快速发展.
中药在煎煮的时候有的不仅需要先剪切,同时对于一些像果实、坚果等物料还需要磨粉,磨粉进一步促进中药有益成分的提取,现有的中药磨粉将中草药物料先粉碎呈颗粒状,然后通过研磨的方式制成粉剂,有的粉剂可以直接入药。但是研磨过程将中药颗粒先放置在研磨罐中,研磨后还需要倒出,过程繁杂不连续而影响连续生产。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是由于现有中草药研磨程序不连贯,导致研磨制粉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研磨制粉装置,主要解决的是由于现有中草药研磨程序不连贯,导致研磨制粉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中草药研磨制粉装置,包括内部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磨槽和位于磨槽上侧的磨盘,所述磨槽的下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轴向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分别贯穿磨槽和磨盘的中央,所述磨槽和磨盘的中央对应下料管穿过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
所述第二管孔内固定有齿套,所述下料管穿过齿套并对应的外侧壁设置有与之相配合的齿轮;
所述下料管内部对应磨槽的上侧位置有挡片,所述下料管侧壁对应挡片的上侧设置有下料孔;
所述壳体侧壁对应磨盘和磨槽之间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上侧对应下料管的端管口开设有加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磨盘的上侧设置有隔板,所述下料管穿过隔板,所述隔板对应下料管穿过部分之间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管的上端管口设置有下料漏斗。
进一步地,所述磨盘的下侧和磨槽的上侧均由中央向边侧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磨盘对应下料孔的位置设置有续存槽,所述续存槽截面为倒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点击驱动下料管,下料管不仅具有驱动作用,同时还用于加料,加入的中草药物料为颗粒状,通过下料管的上端管口加入,最后进入研磨层进行研磨,研磨后将粉剂通过出料口排出。由于下料管采用齿轮和齿套配合驱动磨盘,所以磨盘为非固定锁死状态,允许磨盘在上下方向上具有轻微浮动的可能,可以有效保护磨盘及下料管不受刚性磨损。由于加料和出料可以连续操作,大大提高了中草药制粉的效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民泰(亳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民泰(亳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7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