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风电叶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17217.9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8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福伟;吕伟周;代兵;刘轶;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华中电(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80/30 | 分类号: | F03D80/30;F03D1/06;F03D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叶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雷风电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及在叶片本体上设置的用于接闪的导电带,所述导电带与所述叶片本体之间连接有用于减小叶片雷击损伤的绝缘带,所述绝缘带及导电带嵌入安装在叶片本体的沟槽中。本实用新型在雷电流的高频属性基础上,通过在叶片本体上设置用于接闪的导电带,能够有效降低风电叶片的雷电损坏比例;通过对损坏导电带的可拆卸更换,不仅提高了叶片的防雷性能,还简化了叶片引雷损坏普查的工作强度;并且可以对导电带剩磁的强度读取判断雷电流的幅值,为风电机组所处区域的防雷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雷风电叶片。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装机总量的不断增加,因雷导致的风电机组、叶片雷击损坏事故频发不断。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部件,其防雷问题一直得到叶片生产企业与业主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技术水平无法突破叶片制造环节的技术瓶颈,受技术水平限制,行业的叶片有效接闪率维持在30%左右,无效接闪是造成叶片雷害的重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雷风电叶片,能够提高叶片的接闪率,有效降低风电叶片遭雷击后的损伤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雷风电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及在叶片本体上设置的用于接闪的导电带,所述导电带与所述叶片本体之间连接有用于减小叶片雷击损伤的绝缘带,所述绝缘带及导电带嵌入安装在叶片本体的沟槽中。
进一步,所述沟槽开设在所述叶片本体的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绝缘带固定在所述沟槽中,所述导电带可拆卸地安装在绝缘带上。
进一步,所述导电带包括沿所述叶片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多条。
进一步,所述沟槽与所述导电带一一对应。
进一步,至少两条所述导电带安装在同一所述沟槽中。
进一步,所述绝缘带及所述导电带的叠加厚度与所述沟槽的深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绝缘带的材质为聚砜或者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所述导电带包括金属粉末、石墨粉末及工业胶,混合后的金属粉末及石墨粉末由工业胶粘接为整体条带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金属粉末为铜粉、铁粉或者铝粉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在雷电流的高频属性基础上,通过在叶片本体上设置用于接闪的导电带,能够有效降低风电叶片的雷电损坏比例;通过对损坏导电带的可拆卸更换,不仅提高了叶片的防雷性能,还简化了叶片引雷损坏普查的工作强度;并且可以对导电带剩磁的强度读取判断雷电流的幅值,为风电机组所处区域的防雷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防雷风电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叶片本体,11-沟槽,2-绝缘带,3-导电带。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华中电(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未经神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华中电(荣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7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雷风电叶片
- 下一篇:一种具有顺利送丝斜角结构的微电子微连接深腔焊劈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