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层复合供热式烧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15822.2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2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宇;刘前;李谦;王业峰;陈思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21/00 | 分类号: | F27B21/00;F27B21/08;C22B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卜婷 |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复合 供热 烧结 装置 | ||
一种分层复合供热式烧结装置,该装置包括烧结机台车(1)、点火装置(2)、保温装置(3)、燃气喷吹装置(4)、蒸汽喷洒装置(5);沿着烧结机台车(1)的运行方向,所述点火装置(2)设置在烧结机上游的烧结机台车(1)上方;所述保温装置(3)设置在点火装置(2)下游的烧结机台车(1)上方;所述燃气喷吹装置(4)设置在保温装置(3)下游的烧结机台车(1)上方;所述蒸汽喷洒装置(5)设置在燃气喷吹装置(4)下游的烧结机台车(1)的上方。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复合供热式烧结,由于复合供热对部分固体燃料的替代,因而能有效降低烧结过程固体燃耗,优化烧结料层温度分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分层复合供热式烧结装置,属于烧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结工艺是炼铁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原理是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烧结成块,从而送往高炉进行下一步工序。烧结是我国钢铁冶炼主要的原料加工工艺,75%以上的高炉原料来源于烧结矿。但烧结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其能耗居钢铁工业第二位,污染负荷占钢铁工业的40%而居首位。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研究和开发高能效低排放烧结清洁生产技术及其装备,对支撑我国钢铁工业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技术烧结工艺中,烧结过程所需热量全部由焦炭等固体燃料在料层内燃烧提供。这种单一的供热模式一方面会导致烧结工序所需固体燃耗较高,相应的燃烧污染物生产量较大;另一方面,焦炭在料层中的燃烧模式会导致燃烧带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烧结矿质量的同时,局部高温会导致二噁英等污染气体的产生。
图1是现有技术中烧结机的结构简图。烧结机头部设置布料装置,布料装置后部安装有点火炉。若干个烧结机台车首尾相连安装在烧结机上,烧结机台车车轮安装在烧结机轨道上,台车沿烧结机轨道运行。轨道下方安装有底部风箱,风箱上部正对台车底部,风箱下部连接烧结大烟道。
烧结开始前,先将铁矿石和焦炭、白云石等的混合料从烧结机前部装填进烧结台车。装填满烧结料的台车在经过点火炉罩下方时,由点火烧嘴将烧结料表面的焦炭等点燃,在料层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燃烧带,台车继续沿轨道向烧结机尾部运行。烧结大烟道内维持一定的负压(一般约14kPa),保证烧结机上部台车处于抽风状态,料层上方的空气被抽入烧结料层内。在抽风作用下,料层下部的物料逐渐被上部燃烧带点燃,表层的燃烧带最终移动至台车底部,完成物料的烧结。烧结完成的成品矿从烧结机尾部排出,烧结过程形成的废气则从底部大烟道抽走。
烧结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抽风作业模式,烧结料层经点火在料层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燃烧带后,在主抽风机的作用下,燃烧层逐渐向下移动,直至料层底部,伴随烧结料层由上至下的移动,热量也从料层上部不断向下迁移。对于特定料层高度内的烧结原料,其烧结过程的热量一部分来自于料层内固体燃料的燃烧,一部分来自于上部料层热量的向下迁移(即上部料层的蓄热),显然,越靠近料层底部,料层的这种蓄热作用越明显,因此烧结所需的固体燃料也越少,即烧结理论表明,烧结料层所需的固体燃料,沿烧结料高度方向,自上而下逐渐减少。而现有烧结过程中,固体燃料与烧结原料混合均匀后,散布到烧结机台车上,由于布料过程中存在燃料偏析,大颗粒燃料往料层底部偏析,导致实际料层中,上部料层固体料层少,下部料层燃料多。这与烧结理论所需的燃料上多下少正好相反。因此,现有烧结供热模式与理论烧结需热模型严重不匹配,烧结过程固体燃耗偏高。
现有烧结技术中,烧结过程所需热量全部由配入混合料的焦炭等固体燃料提供,导致烧结工序固体燃耗高。相应的,混合料中焦炭等固体燃料过高,携带进烧结过程的NOx和SOx等燃料性污染物和CO2等燃烧产物也会增加,导致烧结过程污染物排放量大。
现有烧结技术,采用混合料内配固体燃料,固体燃料在料层内燃烧供热的单一供热方式。料层内部燃烧的焦炭燃烧方式,不利于焦炭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使得实际烧结过程中,燃烧带较窄,且在燃烧带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存在局部高温,对烧结矿整体质量有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5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频识别的燃气喷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段梯级保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