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5143.5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2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充艺雷;张雷;王淼;李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4550 河南省焦作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蓄电池本体和用于输送蓄电池本体的传送带,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支撑架、气压管道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在输送带上方的立柱和顶板,所述顶板位于立柱的顶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和位于传送带一侧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气压管道装置位于第一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设置有挡板一,输送带的另一侧设置有挡板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气压的大小来实现检测电池密封性,电池随传送带流动到检测工位处,传送带停止,电池被固定,气压管道装置下落与注酸孔对接继而向电池内部充气,通过观测气压变化即可将存在不良问题的电池挑选出来,检测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封盖是铅酸蓄电池组装的关键工序,电动车辆用铅酸蓄电池是采用环氧树脂密封的方式。因环氧树脂是胶体,具有流动性,温度对其影响较大,电池中盖结构复杂,会出现环氧树脂流断线的现象,这样一来电池密封不严,导致出现漏气电池报废的不良现象,同时封盖也会因为过桥过高而出现顶盖子的现象,造成电池密封不严,同样导致电池漏气报废。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蓄电池均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
传统的蓄电池气密性检测操作方式是采用吸耳球不定时不定量抽检,易出现漏检的情况,返工率高;若采用全检的方式,由于人工操作,则费力繁琐且效率低下,同时返修的电池外观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气密性检测采用吸耳球抽检存在易出现漏检的情况,返工率高,同时全检的方式费力繁琐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替代了人工操作,简化了检测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蓄电池本体和用于输送蓄电池本体的传送带,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上方的支撑架、气压管道装置和驱动装置;
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在输送带上方的立柱和顶板,所述顶板位于立柱的顶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和位于传送带一侧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气压管道装置位于第一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设置有挡板一,输送带的另一侧设置有挡板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气缸一、两个引导轴以及位于气缸引导轴下方的壳体,所述气缸一的自由端和引导轴的一端均穿过顶板连接至所述壳体,气缸一的固定端设置在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压管道装置包括壳体下方等间隔分布的三个套筒,所述套筒外接通入有压缩空气的导管,所述导管连接至位于壳体内的多路阀,所述多路阀的进气口与用于检测蓄电池本体内气压值的检测仪相连通,多路阀的出气口与套筒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传送带一侧的连接架和位于连接架上的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自由端与挡板一相连,气缸二的固定端设置在连接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一的下方设置有可供其滑动的一对导轨,一对所述导轨固定在连接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气压的大小来实现检测电池密封性,电池随传送带流动到检测工位处,传送带停止,电池被固定,气压管道装置下落与注酸孔对接继而向电池内部充气,通过观测气压变化即可将存在不良问题的电池挑选出来,检测便捷,且可以配合生产线实现流水线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图1中的P向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51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桶把手压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耦合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及空气压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