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棒炉用淬火使用料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3422.8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7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久成;汪耀军;汪岳民;刘法华;汪庆光;汪庆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清市捷临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棒炉用 淬火 使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棒炉用淬火使用料框,属于轴承热处理设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底部板条焊接形成的边框底面和围栏;所述底部板条的两端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上部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底部边框底面上均匀焊接有多个加强板;所述边框底面上设有多个边框底面膨胀孔,所述加强板上均设有多个加强板膨胀孔;所述边框底面上铺设有底网。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企业在生产中热处理使用料框料具的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避免了因料框料具损坏而影响正常生产,缩短了弥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棒炉用淬火使用料框。
背景技术
国内大部分辊棒炉热处理生产料具是采用耐热钢铸造工艺,包括框底,框边一体铸造而成,再把不锈钢丝网焊接到框底和框边。其制造工艺过程繁琐,料框重,成本昂贵,制作周期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框底存在较大压应力和受热膨胀应力很容易使料框底部裂纹从而损坏无法使用,框底基本就按报废处理无法修复,使用周期基本是一年(尤其硝盐淬火)左右,并且铸造料框重,进炉炉内吸热量大,无法维修,给企业增加了很大一部分成本,并且制造周期长影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使用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缩短了弥补周期的辊棒炉用淬火使用料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辊棒炉用淬火使用料框,包括:
多个底部板条焊接形成的边框底面和围栏;
所述底部板条的两端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上部设有第二折弯部;
所述底部边框底面上均匀焊接有多个加强板;
所述边框底面上设有多个边框底面膨胀孔,所述加强板上均设有多个加强板膨胀孔;
所述边框底面上铺设有底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为90度,所述第二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为15度。
优选的,所述底部板条和所述加强板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降低了企业在生产中热处理使用料框料具的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避免了因料框料具损坏而影响正常生产,缩短了弥补周期。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部板条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边框底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网的结构图。
其中:2-边框底面;1-第一折弯部;3-第二折弯部;4-底网;5-加强板;6-焊接点;7-边框底面膨胀孔;8-加强板膨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清市捷临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临清市捷临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3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技术用数据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扣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