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开关用温度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13320.6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曾招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普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3/02 | 分类号: | G01K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财易清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陈桂兰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开关 温度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敏感元器件的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气开关用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头,所述传感器外壳的正面固定焊接有封装介质,所述封装介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延伸至封装介质的外侧且内部套装有与热敏电阻相连接的导线,所述传感器外壳的正面位于封装介质的上方开设有卡接槽。该空气开关用温度传感器,安装比较方便,接线柱和传感器一体化,成本较低,冲压件比较便宜,点焊压住传感器的封装方式较胶粘方式简单,耐电压和绝缘性:耐压可达5000VAC以上,实用于各类民用和工业用处,空气开关厂家安装也方便,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敏感元器件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开关用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热敏电阻是一种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陶瓷元件,具有反应快、精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各类与温度有关的场合,特别是消防行业直接与温度挂钩,电气火灾中80%产生的原因是:过负荷火灾和接触电阻过大火灾,当导线过负荷时,加快了导线绝缘层老化变质,当严重过负荷时,导线的温度会不断升高,甚至会引起导线的绝缘发生燃烧,并能引燃导线附近的可燃物,从而造成火灾。
而接触电阻过大火灾凡是导线与导线、导线与开关、熔断器、仪表、电气设备等连接的地方都有接头,在接头的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如果接头中有杂质,连接不牢靠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造成接触部位的局部电阻过大,当电流通过接头时,就会在此处产生大量的热,形成高温,这种现象就是接触电阻过大,在有较大电流通过的电气线路上,如果在某处出现接触电阻过大这种现象时,就会在接触电阻过大的局部范围内产生极大的热量,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引起导线的绝缘层发生燃烧,并引燃烧附近的可燃物或导线上积落的粉尘、纤维等,从而造成火灾,现有的用于空气开关的温度传感器,都只是简单地将热敏电阻或其封装后的传感器用胶水粘粘在接线柱上,这种方式有明显的缺陷:当接线柱温度来回冲击几次后,胶水极易脱落导致传感器测温延迟、甚至失效而误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开关用温度传感器,具备测温精确,便于安装,适用于各种空气开关尺寸的优点,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开关用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所述传感器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头,所述传感器外壳的正面固定焊接有封装介质,所述封装介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底部固定焊接连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延伸至封装介质的外侧且内部套装有与热敏电阻相连接的导线,所述传感器外壳的正面位于封装介质的上方开设有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热敏电阻可以为N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KTY系列热敏电阻,RTD、铂电阻、热电偶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封装介质的形状为中空正方体,所述中空正方体正面的底部开设有长方形开口。
优选的,所述封装介质的形状为中空长方体,所述中空长方体的正面开设有与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封装介质的形状为中空U形体,所述中空U形体的底部开设有纵向开口。
优选的,所述封装介质的形状为中空圆柱体,所述中空圆柱体的正面开设有圆柱形开口。
优选的,所述导线可以为杜美丝、铜丝、PTFE、PVC、硅胶线、PFA、PFE、 PE等电子线。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空气开关用温度传感器,安装比较方便,接线柱和传感器一体化,成本较低,冲压件比较便宜,点焊压住传感器的封装方式较胶粘方式简单,耐电压和绝缘性:耐压可达5000VAC以上,实用于各类民用和工业用处,空气开关厂家安装也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普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普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3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