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线圈脱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11975.X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5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鹏程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1F4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陈荣立 |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线圈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线圈脱模装置,包括连接盘、转轴、固定架、电机、连接架和限位座,连接架焊接于固定架上,连接架上设有绕线穿孔,限位座焊接于连接架上;连接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分别焊接于固定架的内壁上,电机通过螺丝固定于固定架外壁上,转轴一端通过螺丝衔接于第一盘体上,另一端贯穿第二盘体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转轴上嵌合有压紧片。本脱模装置通过限位座对线圈进行整体限位,在脱模的过程中,线圈只会在限位座内进行移动,不会出现移动幅度较大的情况,避免了线圈本体掉落的情况,同时本装置具有自动绕线功能和绕线限位功能,提高了绕线收卷的精确性和脱模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线圈脱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线圈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指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其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变压器的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
目前的变压器线圈脱模时,线圈上的绕线移动时,会带动线圈本体的移动,如果脱模速度较快,很容易造成移动的幅度较大,导致线圈本体掉落的情况,影响脱模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线圈脱模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变压器线圈脱模时,造成线圈本体的移动,导致线圈本体掉落的情况,影响脱模的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变压器线圈脱模装置,包括连接盘、转轴、固定架、电机、连接架和限位座,连接架焊接于固定架上,连接架上设有绕线穿孔,限位座焊接于连接架上;连接盘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分别焊接于固定架的内壁上,电机通过螺丝固定于固定架外壁上,转轴一端通过螺丝衔接于第一盘体上,另一端贯穿第二盘体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转轴上嵌合有压紧片,转轴的轴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孔,压紧片上设有第二固定孔,压紧片通过螺丝固定于转轴上;限位座包括盘座和衔接盘,盘座与衔接盘嵌合连接且通过螺丝锁紧固定,衔接盘上设有第四固定孔,盘座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限位盘,支架一端焊接于盘座上,另一端设有第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压紧片为弧形结构,压紧片上的第二固定孔与转轴上的第一固定孔大小、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第一固定孔为螺孔,第二固定孔为通孔。
优选的,所述支架与第四固定孔数量、嵌合结构对应一致,支架上的第三固定孔为螺孔,第四固定孔为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一端与固定架焊接固定,另一端设有固定盘,固定盘焊接于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和连接架均呈“U”型架体,固定架和连接架上均设有防腐蚀涂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线圈脱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脱模装置通过限位座对线圈进行整体限位,在脱模的过程中,线圈只会在限位座内进行移动,不会出现移动幅度较大的情况,避免了线圈本体掉落的情况,同时本装置具有自动绕线功能和绕线限位功能,提高了绕线收卷的精确性和脱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紧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盘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衔接盘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鹏程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鹏程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1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