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流量的热交换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11731.1 | 申请日: | 202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0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辉;李斯迁;伍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朗森热工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27/02 | 分类号: | F28F27/02;F28F9/12;F28F9/0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 地址: | 435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流量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流量的热交换器,涉及热交换器领域,针对现有的热交换器并不能够很好的控制流量的大小,进而导致了不必要的热量白白的流失掉,同时传统的热交换器装置并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修,使用十分的不方便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侧均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头,所述筒体的顶部内壁两侧均焊接有栅板,所述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贯穿并延伸出筒体外的第一接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能够根据需要对气体的流量进行调整,使其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的内部进行检修,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流量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
而在热交换器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其流量进行控制,而现有的热交换器并不能够很好的控制流量的大小,进而导致了不必要的热量白白的流失掉,同时传统的热交换器装置并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修,使用十分的不方便,实用性不强,不适合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变流量的热交换器,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能够根据需要对气体的流量进行调整,使其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的内部进行检修,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流量的热交换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侧均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头,所述筒体的顶部内壁两侧均焊接有栅板,所述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贯穿并延伸出筒体外的第一接管,所述第一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筒体的顶部中部焊接有第四接管,所述第四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四接管的右侧设有焊接在筒体顶部的人孔,所述筒体的底部两侧均焊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部焊接有支座,所述筒体的底部中部焊接有第二接管,所述第二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法兰,所述筒体的正面焊接有第二大管口组件,所述第二大管口组件的下方设有焊接在筒体上的第一大管口组件,所述第一大管口组件和第二大管口组件之间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大管口组件的右侧设有焊接在筒体上的第一小管口组件,所述第一小管口组件的下方设有焊接在第二接管正面的第二小管口组件,所述第二小管口组件和第一小管口组件之间焊接有第二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正面焊接有直梯,右侧所述封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铭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管和筒体的顶部之间套接有第一补强圈,所述第四接管和筒体的顶部之间套接有第二补强圈。
进一步的,所述人孔和筒体的顶部之间套接有第三补强圈,所述第二接管和筒体的底部之间套接有第四补强圈。
进一步的,所述栅板为竖直设置,且栅板上开设有栅孔。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底部左侧焊接有第三接管,所述第三接管和筒体的底部之间套接有第五补强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朗森热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朗森热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1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拔式翻转桌板、卧铺及商用车
- 下一篇:户外带熔断器的三相电压互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