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出料离合器铸件的定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0573.8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36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黄二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贤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4 | 分类号: | B22C7/04;B22C9/02;B22C9/22;B22C9/20;B22C9/08 |
代理公司: | 合肥蓝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7 | 代理人: | 陶志国 |
地址: | 2368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出料 离合器 铸件 定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件定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双出料离合器铸件的定型模具,包括基板和凸起模,所述基板底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注料模柱,所述预注料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注料模柱、所述凸起模的主输送筋模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起模两侧的侧输送筋模,所述连接注料机构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凸起模的副连通筋模以及四个固定连接在所述副连通筋模两侧的侧连通筋模;液体通过主输送筋模形成的通道以及侧输送筋模的输送,两个型腔之间又通过副连通筋模、侧连通筋模进行连通,同时由于液位影响,使底部的金属液受到高处金属液的压力影响,缝隙处填充更加充实饱满,有效的提高了铸造质量和铸造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件定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出料离合器铸件的定型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离合器铸件生产时需要先制作砂型,再将模具压入砂型内形成型腔再取出模具,砂型合模后浇注铁水,最后冷却成铸件成品去除砂型即可将铸件成品取出,现有的模具一次仅能成型一件,制约了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出料离合器铸件的定型模具,其公开号为(CN210208532U),该专利技术能够将本模具放置在下砂型上,长形凸台一面朝下,再将上砂型压在本模具上,使上砂型和下砂型之间形成型腔,可一次浇注两件离合器铸件成品,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由于两个型腔位于同一水平面,倒入液体后,液体需要向两侧流动,由于液体的流动性并不高,此时该种方式造成填充速度降低,倒入液体时,不能一次倒入太多防止造成溢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双出料离合器铸件的定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出料离合器铸件的定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出料离合器铸件的定型模具,包括基板和凸起模,所述凸起模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凸起筋,所述基板底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注料模柱,两个所述凸起模竖直分布在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注料模柱与所述凸起模之间通过预注料机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凸起模之间通过连接注料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预注料机构包括连接所述注料模柱、所述凸起模的主输送筋模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起模两侧的侧输送筋模,所述侧输送筋模远离所述主输送筋模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凸起模的顶部,所述连接注料机构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凸起模的副连通筋模以及四个固定连接在所述副连通筋模两侧的侧连通筋模,四个所述侧连通筋模两两一组对称分布在所述副连通筋模的两端,所述侧连通筋模远离与所述副连通筋模一端均与所述凸起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输送筋模、所述侧连通筋模靠近所述凸起模一端均具有弧形拐管,所述弧形拐管与所述基板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四个所述侧连通筋模组成X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料模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让位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料模柱的形状呈倒梯形,所述注料模柱底面积大于所述主输送筋模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让位连接部的截面形状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输送筋模底端低于所述主输送筋模的底端,所述侧连通筋模的底端低于所述副连通筋模的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贤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贤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0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稳压补水罐
- 下一篇:一种离合器盘压铸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