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锁型透水砖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7985.6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吕方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方舟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2;E01C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卓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锁 透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互锁型透水砖,包括透水砖本体和锁止机构,所述透水砖本体和锁止机构为一体结构,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透水砖本体靠近铺设基础面的一侧且所述锁止机构的厚度小于所述透水砖本体的厚度;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拼接凸台和拼接凹槽;所述拼接凸台设置于所述透水砖本体的一端面,所述拼接凹槽设置于所述透水砖本体的另一端面并与所述拼接凸台相对称布设,所述拼接凸台与所述拼接凹槽卡紧配合并形成互锁型透水砖,能够防止透水砖本体的松动、脱落,并有效减少噪音和市政维护量,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砖领域,具体为一种互锁型透水砖。
背景技术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普及,各大城市都在加大海绵城市的改造力度,透水砖便是海绵城市中常用的一种砖体结构,雨水可通过透水砖上的通孔渗透到透水砖下方的地面内,有效的避免了雨水在透水砖上方的滞留。由于各城市市政道路铺装采用烧结陶瓷透水砖、烧结砖(透水型)产品,其中以200*100*60、200*100*55、200*100*50和200*100*40产品量最大,约占铺装总量的60%左右,人行步道存在大量电动车或自行车驶入砖铺步道的情况,在现有技术中,透水砖或渗水砖基本采用干铺或半干铺,非机动车辆快速或大量通行时造成砖体松动、脱落现象极多,且在非机动车辆行进中常产生大量噪音,导致路面的使用体验感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锁型透水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透水砖或渗水砖基本采用干铺或半干铺,非机动车辆快速或大量通行时造成砖体松动、脱落现象,且在非机动车辆行进中常产生大量噪音,导致路面的使用体验感变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互锁型透水砖,包括透水砖本体和锁止机构,所述透水砖本体和锁止机构为一体结构,所述锁止机构设置于所述透水砖本体靠近铺设基础面的一侧且所述锁止机构的厚度小于所述透水砖本体的厚度;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拼接凸台和拼接凹槽;所述拼接凸台设置于所述透水砖本体的一端面,所述拼接凹槽设置于所述透水砖本体的另一端面并与所述拼接凸台相对称布设,所述拼接凸台与所述拼接凹槽卡紧配合并形成互锁型透水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拼接凸台和拼接凹槽的形状为半圆形或长方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拼接凹槽内设置有卡紧台,所述卡紧台设置于所述拼接凹槽的两侧,所述卡紧台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拼接凸台内设置有卡紧槽,所述卡紧槽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防止透水砖本体的左右晃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凸起上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能够将透水砖本体的水由表面导入地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水砖本体的长度为200mm,所述透水砖本体的宽度为10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拼接凸台和拼接凹槽延所述透水砖本体的长度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拼接凸台和拼接凹槽延所述透水砖本体的宽度分别设置有一个,进而方便透水砖本体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互锁型透水砖通过锁止机构使透水砖本体之间形成紧密联接,锁止机构在透水砖本体靠近铺设基础面的一侧,由于其厚度小于透水砖本体,能够保证透水砖本体的表面保持平整不变;拼接凸台和拼接凹槽使透水砖本体相连成整体,最外侧的透水砖本体的只需在路沿石或最外侧砖加以紧固即可形成整体性效果,能够防止透水砖本体的松动、脱落,并有效减少噪音和市政维护量,提高使用体验,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互锁型透水砖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互锁型透水砖的卡紧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互锁型透水砖的使用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互锁型透水砖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方舟,未经吕方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7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