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孵育液回收的抗体孵育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05718.5 | 申请日: | 202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4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孵育 回收 抗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孵育液回收的抗体孵育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底部设有蛋白膜放置槽,所述盒体的内壁前后两侧相对设置有若干对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储液囊,所述分隔板的侧面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储液囊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在保证蛋白膜完整的前提下孵育不同抗体,且可以有效减少孵育过程中孵育液的使用,便于回收孵育液,减少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孵育液回收的抗体孵育盒。
背景技术:
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试验)即Western Blot,它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在蛋白质印迹实验中,进行抗体孵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抗体孵育需要在一定的稀释度、温度环境下,一抗与二抗、抗体与抗原才能发生孵化反应,而且结合处于最佳状态。在孵抗体或者洗膜时需要把里面的液体倒出来,倒出过程中很容易把膜一块倒出去且会有液体残留,同时内部分隔板是与盒一体固定不动的,不能根据膜的大小调节分隔板来改变卡槽大小,容易浪费孵育时所用的抗体。专利号为ZL201922319207.6的专利通过在装置本体底部设置左右方向的液体排放盒,液体排放盒顶部从上向下卡入安装有左右方向的抗体孵育盒;抗体孵育盒前方端面下部从前向后插入安装有左右方向的抽拉排液板,抗体孵育盒顶部内部从上向下插入安装有四处左右有序排列前后方向的可调分隔板,方便抽拉排液板从前向后插入安装实现抽出排液,解决了倾倒排液容易把膜一块倒出去的问题,方便液体排放盒卡入安装对排出的液体进行暂存,同时方便可调分隔板插入固定安装实现分隔,方便根据膜的大小调节可调分隔板来改变卡槽大小。但是这种结构的孵育盒在注入一抗等孵育液时不能精确控制注入量,孵育液往往漫出PVDF膜很多,昂贵的孵育液经常会过量使用造成浪费,也不方便使用后的回收,不利于控制实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孵育液回收的抗体孵育盒,用于蛋白质印迹法实验中的抗体孵育,解决现有的抗体孵育盒容易造成孵育液浪费,不方便使用后的回收,不利于控制实验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孵育液回收的抗体孵育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底部设有蛋白膜放置槽,所述盒体的内壁前后两侧相对设置有若干对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设有储液囊,所述分隔板的侧面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储液囊连通。
所述蛋白膜放置槽用于放置整张完整的蛋白膜,所述分隔槽内可以根据实验需要,插入不同数量的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盒体内的空间分隔成需要的大小,不同的分隔区域内可以倒入不同种类的抗体孵育液,以在整张蛋白膜上进行不同的抗体孵育,便于后续的实验对比和数据处理,孵育液倒入所述盒体内时,由于所述进液孔的存在,如果倒入的孵育液过多,多余的孵育液将从所述进液孔流入所述储液囊内,保证所述蛋白膜放置槽内的孵育液液面高度稳定,实验完毕后,只需将所述盒体稍微倾斜,孵育液通过所述进液孔流入所述储液囊内,然后抽出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储液囊内的孵育液回收存储即可,有效避免了孵育液的浪费,方便回收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槽内设有柔性衬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所述分隔板插入时保证所述分隔槽和所述分隔板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孵育液在不同的分隔区域内产生交叉泄漏。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设有弹性橡胶板,所述弹性橡胶板的高度与所述蛋白膜放置槽的深度相同,保证所述分隔板底部与所述蛋白膜放置槽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避免损坏放置在所述蛋白膜放置槽内的蛋白膜。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顶部边沿两侧对称设有L型定位板,所述L型定位板和所述盒体之间设有顶部卡板,所述顶部卡板用于插入所述L型定位板和所述盒体之间,将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压住,加强所述分隔板和所述蛋白膜放置槽底部之间的密闭性,同时所述顶部卡板上还可以进行标记,以准确记录实验相关信息,便于实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5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