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厚度型可视化平板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5465.1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2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禹;刘慧卿;王庆;郭明哲;郭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烨;张印铎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厚度 可视化 平板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厚度型可视化平板模型,包括:第一油藏模拟装置,其包括:第一刚性支架板,一侧设置有模拟钻井平台,另一侧通过第一粘连固定层设置有第一透明平板;第一透明平板一侧四周设置有纵向透明平板,形成具有预设高度的透明围框,透明围框内依次平铺第一胶结层和多层石英砂填充层;模拟井筒;第二油藏模拟装置,其包括:第二刚性支架的一侧通过第二粘连固定层设置有第二透明平板,第二透明平板一侧四周通过平面密封胶围设有填压透明平板,填压透明平板设置有第二胶结层;模拟油藏固定装置,包括在第一刚性支架板与第二刚性支架板之间设置的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可调厚度填砂并确保石英砂之间接触紧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发物理模拟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厚度型可视化平板模型。
背景技术
可视化平板模型作为一种直观反映模拟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内部渗流状态的实验装置,在油气田开发物理模拟实验中广泛使用。常规平板模型在模拟驱替实验时,与填砂管模型、岩心夹持模型相比,能够反映油藏在二维平面内的相关流体运移特征;与三维大尺寸填充模型相比便于将平面流体运移情况进行可视化反映;与玻璃刻蚀模型相比,利用其固定岩石颗粒的胶体可以模拟地层内胶结物的作用,体现地层多孔介质与胶结物并存的地层实际情况。
目前,常规的可视化平板模型填充方式主要以在平面透明平板内端面平铺双面胶体并填充单层石英砂方式为主,该方式耐压性较低,且不能填充一定厚度的石英砂形成模拟油藏储层;在填充一定厚度的多层石英砂时,常受到压实不紧密影响而导致模型内部空腔存在一定的体积亏空;常规可视化模型无法观察纵向上的油藏流体运移情况,仅能在二维平面内观察流体渗流分布状态。
填充多层石英砂时由于其多孔介质的特点,在填充过程中必然产生较多孔隙,在模型发生倒置与位移或流体注入过程时,石英砂之间受到接触不紧密的影响发生运移,导致模型内部腔体出现大量体积亏空,不利于模拟油藏环境的营造。采用多层砂与多层胶复合的方式,造成流体仅能在单层石英砂之间渗流的问题,流体在纵向上所受阻碍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至少一个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调厚度型可视化平板模型,其能够实现可调厚度填砂并确保石英砂之间接触紧密,在模型发生倒置后不会发生体积亏空现象,同时不会在开发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石英砂颗粒运移的情况,保持模型内部油藏结构的稳定性,在填充石英砂过程产生可控厚度的油藏模型,更贴合于油藏实际情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厚度型可视化平板模型,包括:第一油藏模拟装置,包括:第一刚性支架板,所述第一刚性支架板的一侧设置有模拟钻井平台,所述第一刚性支架板的另一侧通过第一粘连固定层设置有第一透明平板;所述第一透明平板背离所述第一粘连固定层的一侧四周设置有纵向透明平板,形成具有预设高度的透明围框,所述透明围框内沿着高度方向依次平铺第一胶结层和多层石英砂填充层;贯通所述模拟钻井平台、第一刚性支架板、第一粘连固定层、第一透明平板和第一胶结层的模拟井筒;第二油藏模拟装置,包括:第二刚性支架的一侧通过第二粘连固定层设置有第二透明平板,所述第二透明平板背离所述第一粘连固定层的一侧四周通过平面密封胶围设有填压透明平板,所述填压透明平板背离所述第二透明平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胶结层;模拟油藏固定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一刚性支架板与第二刚性支架板的至少两个位置设置的连接机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拟钻井平台分布在所述第一刚性支架板四角及中间位置,所述模拟井筒位于所述模拟钻井平台中间位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胶结层平铺于所述填压透明平板之上,组成压实综合体,所述压实综合体与第一油藏模拟装置下部的多层石英砂层紧密压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透明平板下端面涂抹平面密封胶,并在所述第二透明平板对应纵向透明平板位置涂抹平面密封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5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风仪检测处理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农业种植的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