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翻斗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03766.0 | 申请日: | 202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1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田世河;刘晓东;王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9/10 | 分类号: | B61D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张莉瑜 |
| 地址: | 02141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翻斗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翻斗车,包括底盘、车斗、自锁传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底盘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底盘垂直的支架,两个支架上均设有与底盘平行的滚动梁,滚动梁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定位孔;车斗的前、后两个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滚轮,两个滚轮的外圆周面均设有多个定位钉,车斗通过两个滚轮可转动的架设在两个支架之间;自锁传动装置包括蜗杆与蜗轮,蜗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一端支架上,蜗轮与蜗杆啮合且与一端滚轮同轴固定;驱动装置与蜗杆连接,用于驱动蜗杆转动,带动滚轮转动,实现车斗的左、右倾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翻斗车能够完成无惯性冲击、自锁式翻转控制、平稳连续卸料工作,为井工轨道运输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翻斗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矿用轨道运输翻斗车辆主要依靠人力推动一次性倾翻卸车,倾翻惯性无法控制,而对于需要分次多点卸车的情况,只能通过人工挖掘、搬移完成。随着机械化、专业化井工轨道运输技术快速发展,现有矿用轨道翻斗车的功能已不能完全满足运输工作需求,突显出人力推动惯性倾翻卸车存在的安全隐患,挖掘、搬移式分次卸车劳动强度高、且挤占有效劳动时间的短板,以及不能实现翻转平衡自锁的本质安全技术缺陷等,给运输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从完善使用功能,规避安全风险,降低劳动强度的角度,对矿用轨道运输翻斗车进行技术应用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至少一部分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翻转平衡自锁,倾翻程度可控,且易于操作的矿用轨道翻斗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翻斗车,包括:底盘、车斗、自锁传动装置以及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底盘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底盘垂直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均设有与所述底盘平行的滚动梁,所述滚动梁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定位孔;
所述车斗的前、后两个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外圆周面均设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钉,所述车斗通过两个所述滚轮可转动的架设在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滚轮上的定位钉穿入所述滚动梁上对应的定位孔中;
所述自锁传动装置包括蜗杆与蜗轮,所述蜗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一端支架上,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且与对应一端的所述滚轮同轴固定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蜗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蜗杆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与所述蜗杆同轴固定设置,所述主动伞齿轮与所述从动伞齿轮啮合,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向电机与驱动键连接轴套,所述双向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键连接轴套设置在所述蜗杆一端,并与所述双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至少包括两个匹配的锁止件,一个连接所述支架,另一个连接所述车斗,用于固定所述车斗与所述支架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铰接卡板与限位座,所述铰接卡板设置在一端的所述支架的中心线处,通过耳板、销轴和所述支架铰接,所述限位座设置在所述车斗的端面,所形成的间隔宽度与所述铰接卡板相对应,所述铰接卡板嵌入所述限位座时,所述车斗与所述支架的相对位置固定。
优选地,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锁链与固定柱,所述锁链连接在所述支架上且长度可调,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所述车斗上,所述锁链穿入或捆绑所述固定柱并张紧时,所述车斗与所述支架的相对位置固定。
优选地,所述蜗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蜗轮的直径小于所述滚轮的直径,所述蜗轮的直径与所述滚轮的直径比例为:设所述蜗轮的直径为d,则所述滚轮的直径为1.2d~1.4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3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