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泵用便捷可视油池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01389.7 | 申请日: | 2021-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0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肖爱华;于伟;黄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芬奇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06 | 分类号: | F04D29/06;F04D29/046 | 
| 代理公司: | 泰兴市致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7 | 代理人: | 张斌 |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便捷 可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泵用便捷可视油池结构,包括由穿接立式泵主轴轴承支架、轴承形成的稀油润滑池,稀油润滑池上接由轴承端盖、轴承形成的进油腔,进油腔接轴承端盖上的注油口,稀油润滑油池的底部朝外水平接出两根伸出泵体外的加长管,一加长管的外端接视窗接头,视窗接头上设置视窗,视窗接头的上部设置放气塞,另一加长管的外端接补油接头,补油接头外侧接补油杯,补油接头的上部设置放气塞。其结构简单,能兼顾现场便捷补油和观察油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泵结构,具体说是一种立式泵用便捷可视油池结构。
背景技术
在离心泵结构中,滚动轴承的润滑对器疲劳寿命和摩擦、磨损、温升、振动等有重要影响。据分析,轴承损坏的原因表明,40%左右的轴承损坏都与润滑不良有关。在以往的大多数立式结构的离心泵中,由于空间和结构的因素,轴承润滑均为油脂润滑。但是油脂和润滑油相比,摩擦力矩较大,对于需要高速运转的滚动轴承适用性较低。另外,脂润滑方式的降温性能较差,若滚动轴承中润滑脂添加过多,还会因搅拌润滑剂而造成滚动轴承过热。且由于市场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行业中要求立式泵采用润滑油润滑。传统立式泵采用润滑油润滑结构,此结构的油池视窗位于轴承体上,且没有补油油杯,由于轴承体外围被轴承支架包围着,油池视窗位于内部,使得泵在用户现场使用时,不方便观察油池中的油位,且没有补油油杯,给现场的维护带来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兼顾现场便捷补油和观察油位的立式泵用便捷可视油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泵用便捷可视油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穿接立式泵主轴轴承支架、轴承形成的稀油润滑池,稀油润滑池上接由轴承端盖、轴承形成的进油腔,进油腔接轴承端盖上的注油口,稀油润滑油池的底部朝外水平接出两根伸出泵体外的加长管,一加长管的外端接视窗接头,视窗接头上设置视窗,视窗接头的上部设置放气塞,另一加长管的外端接补油接头,补油接头外侧接补油杯,补油接头的上部设置放气塞。
所述另一加长管不高于一加长管。
所述视窗上设有油标。
本实用新型将穿接主轴的轴承支架、轴承、轴承端盖依次形成稀油润滑池和进油腔,在稀油润滑池通过进油腔对轴承润滑储油时,补油接头和视窗接头分别接于稀油润滑池上且具有一定高度差,配合放气塞避免空穴以确保便捷注油,并能便捷在外部观察到油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泵体1、主轴2、轴承支架3、轴承4、轴承端盖5、稀油润滑池6、进油腔7、注油口8、视窗加长管9、视窗接头10、视窗11、第一放气塞12,补油加长管13、补油接头14、补油杯15、补油放气塞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一种立式泵用便捷可视油池结构,包括由穿接立式泵主轴2轴承支架3、轴承4形成的稀油润滑池6,稀油润滑池6上接由轴承端盖5、轴承4形成的进油腔7,进油腔7接轴承端盖5上的注油口8,稀油润滑油池6的底部朝外水平接出两根伸出泵体1外的视窗加长管9和补油加长管13,视窗加长管9的外端接视窗接头10,视窗接头10上设置带油标的视窗11,视窗接头10的上部设置第一放气塞12,补油加长管13的外端接补油接头14,补油接头外侧接补油杯15,补油接头的上部设置放气塞16。补油加长管低于视窗加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芬奇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芬奇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1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前后密封环结构开式叶轮的离心泵
 - 下一篇:一种同心接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