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0839.0 | 申请日: | 2021-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胥如迅;王熙文;孟建军;李德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7/04 | 分类号: | F04B17/04;F04B23/02;F04B53/10;F04B49/24;F04B11/00;B61F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速 车组 超磁致 伸缩 作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其主要包括储能器、回油阀、液压缸、歧管、排油阀、Terfenol‑D棒、超磁致伸缩泵;所述超磁致伸缩泵包含排油阀和Terfenol‑D棒组成,所述储能器与回油阀和液压缸连接,所述歧管与回油阀、液压缸和排油阀连接,所述排油阀与Terfenol‑D棒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当高速动车组在轨道上行驶时,利用超磁致伸缩作动器使动车组减轻振动,能够减少旅客在乘坐列车时的不适感,同时可以减少列车运行中对车体零件的损耗,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有以下特点:质量大、运行速度快,当高速动车组在道路上运行时,其自身的重量作用在铁轨上产生颠簸,随着高速动车组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所产生的颠簸也越来越剧烈。
超磁致伸缩作动器是一种可以将高速动车组的颠簸减弱的装置,并且产生和颠簸波形相反的波形,从而抵消列车在车轨上的颠簸幅度,并且由振动时效装置模拟列车在铁轨上产生的上下抖动,将行驶中的列车情况高度还原,为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效果提供测试环境。
因此,为了减轻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抖动,减轻旅客在乘坐列车中的不舒适感,研究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是非常有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的一种超磁致伸缩作动器,当高速动车组在轨道上行驶时,利用超磁致伸缩作动器使动车组减轻振动,能够减少旅客在乘坐列车时的不适感,同时可以减少列车运行中对车体零件的损耗,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由储能器、回油阀、液压缸、歧管、排油阀、Terfenol-D棒、超磁致伸缩泵;所述超磁致伸缩泵包含排油阀和Terfenol-D棒组成,所述储能器与回油阀和液压缸连接,所述歧管与回油阀、液压缸和排油阀连接,所述排油阀与Terfenol-D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超磁致伸缩泵用于调节高速动车组运行的工况、地面导致的振动幅度数值大小;当高速动车组处于轨道运行时,通过给Terfenol-D棒外围的激励线圈施加电流,从而在棒的周围形成磁场,使其发生伸展和收缩,输出力和位移;伸展行程Terfenol-D棒带动活塞压缩泵腔中的液压流体,泵腔压力增大,直到排油阀打开,流体进入液压缸并带动输出活塞运动;在收缩行程,Terfenol-D棒收缩使活塞返回其初始位置,泵腔体积扩张,压力减小,排油阀阻止了液压缸高压侧的流体流入泵腔,直到吸油阀打开,液压缸低压侧流体进入泵腔以填充下一个压缩冲程。
当高速动车组在轨道上运行的时候,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在作动器低压侧设置一个储能器保持一定偏压,以提高流体刚度防止空化,并补偿泄漏,改变储能器的工作压力即可调节作动器的偏置压力;此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液压缸的负担和磨损,降低超磁致伸缩泵的能耗,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各个结构均选自现有结构,用控制超磁致伸缩作动器来实现控制液压缸,由液压缸的活塞运动来减少车体在运行时的振动。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高速动车组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包括储能器(1)、回油阀(2)、液压缸(3)、歧管(4)、排油阀(5)、Terfenol-D棒(6)、超磁致伸缩泵(7);所述超磁致伸缩泵(7)包含排油阀(5)和Terfenol-D棒(6)组成,所述储能器(1)与回油阀(2)和液压缸(3)连接,所述歧管(4)与回油阀(2)、液压缸(3)和排油阀连接,所述排油阀(5)与Terfenol-D棒(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0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