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艾灸枕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00225.2 | 申请日: | 2021-0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冯清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清宁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 37253 | 代理人: | 左俊杰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艾灸 | ||
一种新型艾灸枕,包括艾灸枕本体,所述艾灸枕本体为中空结构上表面设置有灸疗孔,所述艾灸枕本体侧面设置有进气孔,右侧设置有进灸孔,还包括与所述进灸孔相配合的灸座,所述灸座由灸柱和设置在所述灸柱一侧的灸针组成,所述灸柱穿过所述进灸孔将灸针送入所述艾灸枕本体的空腔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气孔、进灸孔及灸座,即避免了人体压在艾灸枕时堵住灸疗孔致使艾柱熄灭影响治疗又避免了更换艾柱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艾柱排烟及燃烧充分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艾灸枕。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艾柱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目前,常用的艾灸器具主要有手持式和固定式艾灸筒两种。固定式的艾灸筒通常利用绑带或胶带对艾灸筒进行固定,在治疗过程中,结构复杂,操作定位不便,仅适于对人体平坦部位进行施灸,却难以对颈椎或腰椎等人体凹凸不平的部位进行施灸;手持式艾灸筒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操作,而燃烧艾制品过程中,容易造成艾灸筒侧壁发烫,烫伤医护人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艾灸盒,由上盖和底座组成,上盖表面设有多个孔。使用时,将燃烧的艾柱放在底座中,盖合上盖形成艾灸盒,人体压在艾灸盒上,艾柱产生的烟气通过上盖上的孔对人体进行治疗。
该现有技术又产生新的技术问题,人体压在上盖时会将上盖上的孔堵住,致使艾灸盒内的空气不流通,艾柱燃烧不充分甚至熄灭,治疗效果差,而且该现有技术更换艾柱操作复杂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排烟及燃烧充分的新型艾灸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艾灸枕,包括艾灸枕本体,所述艾灸枕本体为中空结构上表面设置有灸疗孔,所述艾灸枕本体侧面设置有进气孔,右侧设置有进灸孔。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还包括与所述进灸孔相配合的灸座,所述灸座由灸柱和设置在所述灸柱一侧的灸针组成,所述灸柱穿过所述进灸孔将插在灸针上的燃烧的艾柱送入所述艾灸枕本体的空腔中。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灸柱另一侧设置有灸帽,所述灸柱穿过所述进灸孔时,所述灸帽贴在所述进灸孔外侧,防止所述灸柱与所诉灸针掉落在所述艾灸枕本体的空腔中。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进灸孔两侧设置有卡孔,在所述灸柱两侧与所述卡孔对应处设置有卡舌,所述卡舌穿过所述卡孔后旋转灸柱,所述卡舌卡在所述进灸孔内侧。防止灸座晃动,影响艾灸效果。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艾灸枕本体上表面为曲面凹陷结构。可适用于人体凹凸不平的颈部或腰部。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艾灸枕本体左侧同样设置有进灸孔。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艾灸枕本体下部四周均设置有所述进气孔。
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艾灸枕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进气孔、进灸孔及灸座,即避免了人体压在艾灸枕时堵住灸疗孔致使艾柱熄灭影响治疗又避免了更换艾柱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艾柱排烟及燃烧充分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艾灸枕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艾灸枕本体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灸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艾灸枕本体与灸座组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清宁,未经冯清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0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定期消毒功能的电梯定制触控按钮
- 下一篇:一种胰岛素注射针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