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水基防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83451.6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0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白银;曾海燕;张鹏;谢发富;戴恩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国机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N30/12;C10N30/18;C10N30/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颜希文 |
| 地址: | 510799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茅岗路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型水基 防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水基防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基防锈液领域。本发明环保型水基防锈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防锈剂5~15%、特种胺5‑15%、水性成膜剂1~5%、渗透剂0.5~5%、消泡剂0.01~1%,水为余量。本发明环保型水基防锈液具有优异的耐盐雾腐蚀、抗湿热性能、低泡沫的特性,无重金属残留等污染环境物质,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本发明防锈液可直接应用于金属材料、仪器设备零部件等材料的防护。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工艺,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基防锈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水基防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受到空气中的氧气、水等腐蚀介质的影响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使金属腐蚀。据统计,每年钢铁腐蚀是当年钢铁产量的10%~20%。金属锈蚀不仅影响金属材料的外观,以及设备的精确度,甚至可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金属防护在生产设备、化工、汽车零部件、军工等方面制造中有着重要地位。
目前,国内现有水基防锈液技术主要采用亚硝酸盐、磷酸盐、苯并三氮唑、硼酸、癸二酸、十一碳二元酸等防锈剂。随着金属加工技术的提升,环保法规要求越来越严苛,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水性防锈液的组成及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现有的钢铁水基防锈剂大多含有亚硝酸盐、铬酸盐或磷酸盐,其毒性较强,且此类水性防锈剂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的、防锈时间较短、耐盐雾腐蚀性能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环保型水基防锈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型水基防锈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防锈剂5~15%、特种胺5-15%、水性成膜剂1~5%、渗透剂0.5~5%、消泡剂0.01~1%,水为余量。
本发明通过一定比例防锈剂、特种胺、水性成膜剂、渗透剂、消泡剂和水的复配制备出一种环保型水基防锈液。本发明不含传统防锈剂中的有毒组分,对环境污染小,同时具有优异的耐盐雾腐蚀、抗湿热性能、低泡沫的特性。本发明通过特定组分的防锈剂和特种胺在适宜的反应温度下反应,并添加多种助剂构建出一种低成本、综合性能优异的环保型水基防锈液。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保型水基防锈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制备原料:防锈剂5~15%、特种胺5-15%、水性成膜剂3~5%、渗透剂1~5%、消泡剂0.5~1%,水为余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锈剂与特种胺的质量比为(1-1.5):1。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防锈剂与特种胺的质量比为(1-1.5):1时,制备得到的环保型水基防锈液在耐盐雾腐蚀、抗湿热性能、抗腐蚀性能更佳突出,消泡实验时间更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锈剂包括2,4,6-三(6-氨基己酸基)-1,3,5-三嗪、脂肪酸乙二醇酰胺、硅酸锂、伯胺乙二醇硼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上述防锈剂可显著的提高防锈液的防锈性能,延长抗湿热时间以及耐盐雾腐蚀性、且防锈液的泡沫少,涂覆防锈液的金属表面平滑,成膜轻薄、防锈效果好,易于清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锈剂包括2,4,6-三(6-氨基己酸基)-1,3,5-三嗪。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包括特种胺包括2-氨基-1-丁醇、氨基-2-乙基-1,3-丙二醇、多乙烯多胺、甲基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特种醇胺可与2,4,6-三(6-氨基己酸基)-1,3,5-三嗪反应形成三维立体膜起到防锈作用,防锈作用较其他防锈剂更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成膜剂包括三丙二醇单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丁醚、丙二醇苯醚、乙二醇酯、乙二醇酯醚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国机润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国机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3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